2)第四百章 突然的班会_重生199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们。却丝毫没有在意这个。6维注意到,几乎每一位学生。此刻脸上都是一副专注的神情,认真地看着舞台中央正在演奏地朗朗。这样的情形。让6维再度在心中感叹了一番,看来柯蒂斯音乐学院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确是有其不凡之处,单看这高度的自觉性,就能够看出来,能够坐到这儿的学生,每一个都不是泛泛之辈。当然,6维也知道这所学校招生之严格,每年仅5的入学率,使得在这里求学的难度,甚至高于哈佛、剑桥等这样的世界知名学府。

  将近三十分钟的演奏,朗朗手下的音乐,始终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不见一丝生涩,当最后一个主题的变奏在朗朗手下结束时,静寂的音乐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而虽然是课堂,朗朗仍然表现出了在舞台上一样的礼貌,起身向教室里的同学们鞠躬示意,随即在格拉夫曼的示意下,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不长的一段路,朗朗却迎接了数崇拜的目光。柯蒂斯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在这里,所谓的民族、种族歧视几乎不存在,论你是黄种人、黑人或是白人,只要你有足够好的技术,就会得到人们的尊敬,反之,就算是你有再显赫的背景,再多的金钱,在这儿也得不到别人的崇拜。

  同学生们的热情反应相比,格拉夫曼的脸上却显得十分冷静,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谢谢朗朗的演奏,便再没有其他的了。随后,他再次坐到了钢琴旁,开始了对这曲子的讲解。

  格拉夫曼的讲解很简洁,但每一句却都切中要害。在他讲了不长时间后,6维就惊讶地现,格拉夫曼刚刚讲的,几乎包括了朗朗刚刚那近三十分钟演奏的每一个关键的细节。大到乐曲风格的把握,小到一个乐句的层次与力度控制,格拉夫曼都可以轻易地讲出来。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一点,还不足以让6维感到惊讶,他真正吃惊的,是格拉夫曼每讲一处技术难点,总会随手在钢琴上弹上一段儿,而切入点,几乎是包含了整个乐谱中的每一处细节。而论是在哪里,对于乐谱上所标记的力度、度、表情等等要求,格拉夫曼总是能够比精准地讲出来,并用具体地演奏来为自己所说的做解释,这就不能不让6维感到惊讶了。因为对一个钢琴教师或是演奏家来讲,一奏鸣曲或是回旋曲,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这却是一近忽于协奏曲性质的乐曲。近三十分钟的演奏,其中绝大多数的部分还是极快的华彩炫技,6维清楚,这曲子光是乐谱,就得将近一百页!要精确地记住乐谱上的每一处细节,这得需要多大的功夫?这其间地难度,不言而喻。

  也许有人会问。那朗朗刚刚不也是背谱演奏出来了吗?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在钢琴演奏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