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又要上学了_幻梦新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对修行的事也提不起什么兴趣。

  丌官梅也没挪动脚步,两人就这样站着,气氛有些尴尬。

  忽然丌官梅平素冷艳的容颜上少见地流露出一丝少女的羞涩,不过转瞬即逝,她咬了咬嘴唇,轻声说道:“你要是什么时候决定去瑶池当护法,这把剑就可以交给你了。”

  东方明敏锐的捕捉到了丌官梅的表情变化,心里不禁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沉默片刻后认真说道:“我现在还有太多的事情不明白,而且武功也太弱,不过我争取很快做个决定。”

  丌官梅点点头,终于挪动了脚步,送丌官梅出门的过程中,东方明忽然觉得自己走路的动作都显得有些笨拙生硬。

  门槛外,二人相对行礼,然后互道珍重。

  夕阳斜照,在听风赏雨楼的院外投下了两人长长的影子,看上去那两个影子仿佛模糊的合在了一处……

  ……

  因为要筹备定陶王世子刘欣的入学典礼,太学停学了五日,今天是重启学门的日子,辰时不到,东方明就起了床,开始梳洗准备。

  毕竟是去太学,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他没有再弄混搭风的打扮,老老实实的选了一套黑色曲裾深衣,外披青色鹤敞,包好纶巾,穿了一双青丝履,腰上又悬了一口从李家铁铺精选的佩剑,这才出了听风赏雨楼。

  太学在长安城西北七里终南山北麓,元朔五年,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开设太学,最初只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刚设立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名。

  到了汉元帝时,博士弟子已经达到千人,自从汉成帝刘骜即位后,现在的博士弟子已经增至了空前的三千人。

  招收太学生,没有严格的选送条件和学龄限制,既有六十岁以上的白首翁,也有十二岁即显名于太学的圣童,不过大多数还都是弱冠以上的青年。家世背景虽然有各地选送的出身略为贫寒的优秀学子,但大多数还是富户子弟,以及身世显赫的公卿子弟。

  太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各有不同,有的直接入朝成为卿相,有的外放地方官吏,有的开馆授徒,也有学而无成白首空归的。

  除一些名将、重臣的子弟不靠太学的资格就可以做官之外,朝廷的大部分官员还是来自太学。

  太常司有专门接送太学生的马车,不过东方明还是选择了骑上自己的大黑马,单人独骑,直奔北门而去。

  此时旭日初升,远眺终南山,气象万千,山峰之前一片清明,而峰顶更是隐身于云端之上,初升的朝阳投射出的光辉,被山崖反射,向世间洒出片片光芒,感觉十分温暖。

  遥望前方山峰下若隐若现的太学围墙,东方明的心情骤然变得怪怪的,自己上了十几年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