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皇权秉正_幻梦新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臣以为,定陵侯淳于长位高权重,不宜草率处置,否则不仅难塞天下百姓悠悠众口,也有伤天子知人善任之明。况且淳于长任职十余年来,于社稷功不可没,陛下即位后,连续对高句丽、乌孙用兵,多亏淳于长在后方筹措钱粮,才能让我军得竞全功,凯旋而归;近年来,天灾不断,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又是淳于长将各地粮饷调配的极为得当,无数灾民才得以妥善安置。因此,臣以为功过权衡,陛下还需三思,方能安抚天下之心。”

  刘骜点了点头,笑着问道:“你与淳于长是姑表至亲,替他求情,不怕世人议论你徇私包庇吗?而且朝野坊间皆知你与淳于长不合,此时替他讲情,不怕有沽名钓誉之嫌吗?”

  王莽脸色一整,启奏道:“臣为天下计,为陛下计,不敢分亲疏远近,不敢虑利害得失,唯秉忠直之心,发肺腑之言,陛下若虑世人非议,臣情愿辞官归隐,免伤陛下之明。”

  刘骜满意的点点头,示意王莽归班,随后抬头看着殿顶浮雕的的五爪金龙,感慨的说道:

  “满朝公卿一夜之间上了三百多道奏章,除了王莽、刘向和刘歆父子替淳于长讲情,其余都是弹劾他的本章,劝朕将他严惩,诸位爱卿是今日才知道他的罪行吗?他府上平日车马盈门,诸位爱卿给他溜须拍马之时,怎么不见你们上本弹劾啊?”

  随后面色一冷,对着在百官之前跪着的匡衡说道:

  “安乐侯匡衡,咱们今日先不论淳于长的罪过,你是天下闻名的大儒,朕想先问问你何谓儒道?儒道五常又当何解?”

  匡衡似乎没想到皇帝如此问他,不过察言观色,心知不妙,呐呐地低下头没有说话。

  “仁、义、礼、智、信,乃儒家五常。

  你身为丞相,受爵安乐侯,三年来没有上过一道奏章,在府中独善其身,置天下百姓于不顾,是为不仁;与淳于长十载同僚,此刻他刚一事发,便要置他于死地,是为不义;在朕面前,倚老卖老,大吵大闹,搅乱朝堂,是为无礼;淳于长弄权多年,你身为丞相,不能明查,足见老迈昏聩,是为不智;有以上四点,你自然也不必再谈什么信字了;

  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废,你有何面目在朕面前妄谈儒道?有何颜面恬居于庙堂?今日回府后上个辞官的奏章,念你是两朝老臣,保留安乐侯的世袭爵位,回封地养老去吧。”

  匡衡跪在地上,越听越是心惊,不由得逐渐变得面如土色,等到刘骜说完,他浑身不停颤抖,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一口气没上来,双眼一翻,当场晕了过去。

  几个殿前侍卫赶紧跑过来把匡衡抬到了殿外。

  看着下面瑟瑟发抖的群臣,刘骜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用手将案上那堆如山的奏章全部拂到地上,随后淡淡说道:

  “淳于长一案,暂且搁置,待有司查明情由后再议。昔日昭君出塞,不辱使命,使汉匈息兵罢战十余年,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今日她的次女蝶儿还朝,朕决意收她为义女,传旨晋封为和硕公主,赐姓刘,赏府邸,破例着女装进太学读书。过几日你们推荐一个出使塞外之人,将此事用国书转交给匈奴单于。”

  说完,挥了挥手,站起身来,示意退朝。

  群臣刚才看刘骜当众羞辱丞相匡衡,都吓得瑟瑟发抖,唯恐牵连自己,此刻看到刘骜起身退殿,一个个长出了一口气,纷纷跪倒在金阙之前恭送天子。

  刘骜看着跪服于地的群臣,一时间心怀大畅,不由的哈哈大笑,随着大笑之声,头顶冕旒冠上的十二道珠帘乱颤,被殿中光线映照,在他的脸上交错出无数道阴影。

  前殿屋顶的几只乌鸦被笑声惊动,哇哇的叫着冲天而起,其余宫殿的乌鸦也被感染,纷纷跟着飞舞盘旋,一时间,整个未央宫笼罩在一片鸦啼声中……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