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6章 第三十章:秋祭盛典(上)_云中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祭盛典开幕前夜,我与姬深、梁泓,其他三名家臣一同入宫。我悄声问梁泓:“玉鸣先生,孝严先生不与咱们同去么?”梁泓道:“孝严兄是奴籍出身。”我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入宫之后,其他人在永春门外便被宫人引着去了各自的住处,我则被宫人引入永春门内,至一处殿中歇息。我却哪里睡得下,身遭没一张熟悉的面孔,紧张得气都不敢喘得太大声。

  不知过了多久,忽闻开门声传来,我抬起头,看到慕星湖时,激动得一下子跳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小跑到他身边,却生生止住了脚步,没一头扑进他怀里。

  慕星湖淡淡地道:“你们都退下罢。”

  众宫人宫女躬身道了句“是”,鱼贯而出,合上了门。

  我垂着头,攥住他的衣角,轻声道:“星湖……”

  他轻笑一声:“怎的见了我也这般紧张?”

  我小声问:“明日祭天,你唤我来此作甚?”

  正所谓: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祭祀于国家而言,与兵戎并重,甚至置于兵戎之前。

  楚国原先祭礼繁重,单是吉礼的大祀、中祀、群祀便有七十多场。正月上辛祈谷;孟夏常雩;冬至圜丘祭天地;夏至方泽祭鬼神;四孟享太庙;岁暮祫祭;上戊祭社稷;上丁祭先师;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孟春、岁除前祭太岁、月将;春仲祭先农、季祭先蚕;春、秋仲月祭帝王先圣;诸如此类,多如繁星。

  后经东临君倡议,去繁从简,只剩下两场:春节、秋祭。与此同时,他还提出重新启动废止百年的天祭。

  这绝非等闲之事。

  祭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历代以来,唯有天子可祭天。

  楚王并非天子,想要祭天,等同于向列国挑衅,定会遭群起而攻之。但东临君游说列国,竟促成了此事。换句话说,他藉一己之力,不费一兵一卒,便令列国共同默认了楚国的霸主地位。这亦是何以楚国秋祭,列国皆会遣使而来原因。

  时至今日,秋祭已不只是一场的宏大的祭祀,更是列国重要的外交手段之一。

  春节一年一次,祭先祖、先圣、帝王、社稷。秋祭三年一次,祭日月星辰、山林川泽、四方万物、诸天之神,即为天、地、神;民间则祭鬼神,不祭天地。

  秋祭共七日,第一日,亦即明日,行祭天之礼。

  天祭由楚王亲自行祭,列国使臣助祭。士大夫以上官员及其子嗣参礼。女子、孩童、庶民、奴隶、囚犯,皆不得观礼。比如何晏,早已脱去奴籍,且有官衔加身,但因是奴籍出身,便终生无法参加天祭。

  第二日祭地、祭神,以及后五日举行庆典之时,才少了这许多繁文缛节。

  相比于列国,楚国已是格外开放,女子、奴隶拜官封爵皆有先河。唯有天祭,严苛至极。是以我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