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6章 最重要的一天_东晋之寒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6章最重要的一天

  今天是极其特殊的一天!

  因为一场堪比永和九年的盛大集会即将上演。

  单从人员配置,就不是永和九年那场可比的,可将这场集会的参与者划分为几个层次:

  其一、吃瓜看客。

  皇帝司马聃,一个平平无奇的皇帝,庙号孝宗。

  两汉时期,庙号是对一个帝王一生的总结,非常神圣,非大功于社稷之君王不可得,两汉共计有七位君王有庙号,其余帝王在汉献帝时,因功绩不够被除名。

  等到了三国时期,庙号成了烂大街的货,司马聃由此混到了一个庙号,大概是实在是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功绩,便混了一个“孝”。

  司马聃两位即位,二十岁不到就挂,东晋开国至今短短三十多年,他是第五位皇帝,由何充、蔡谟、会稽王司马昱等人辅政,生母褚蒜子摄政,一个传奇的女性,能不“孝”么?

  中国历史上,同为“孝宗”的一共有三位,第二位是南宋孝宗赵昚,我们能了解这位帝王,主要是他在位期间,平反了岳飞案,文治相当了得。

  第三位则是大名鼎鼎的明孝宗朱祐樘,从他混子老爹手中接过皇位,开创“弘治中兴”,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使大明王朝再度复兴,公认的中兴之主。

  所以,司马聃的功绩,与这两位想比,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但“永和”、“升平”期间,倒是发生了许多大事,最著名的就是永和九年的山阴兰亭集会。

  其次,司马聃继位之初时,庾氏兄弟(庾冰、庾翼)欲故技重施,想要赌一把从龙之功,结果赌错了队伍,事后遭到了褚蒜子清算,庾氏的基本盘被桓温接手了。

  由此,因外戚起家的庾氏开始走下坡路,桓温开始崛起。

  升平二年的这场集会,呼声很高,以至于十五岁的司马聃在皇宫里都听闻了,刚好今年太后褚蒜子还政,于是寂寞无聊的司马聃下达了口谕,把本该在司徒府举办的集会,放到了“华林园”内。

  并且,无聊的太后褚蒜子也将出席集会,众所周知,庾氏在褚蒜子的手中逐渐走向没落,而这一次,褚蒜子将作为见证者,不可谓不巧合。

  其二、策划者。

  司徒司马昱、谢安、王坦之、王彪之、刁彝等皇家士族阶级,不止于此,还有许多名流世家也会出席,共襄盛举。

  其三、庾氏。

  以庾苒为代表的一众庾氏子弟,势必要一雪前耻,干掉初出茅庐的萧钦之,重振庾氏风光。

  其四、萧钦之。

  一个为自己正名的少年人,一个被无端推到前台的少年人,一个由不得自己做主的少年人,一个为了她为奋斗的少年人。

  总之,各种机缘巧合之下,这场集会应运而生了,吸引了无数道目光。

  建康“华林园”,仿造洛阳华林园而建,在皇城的西北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