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 龙舟大赛_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小县城,本来能读书的就少,大户人家都是自己家的家学,穷人家又读不起,只有想李廷、李东升以及大家族的旁系子弟到书院去读书。这个县城也就4、50个能去书院读书的,为了争生源,两个院长约定每年书院大比一次,谁赢了就先招生。等招完了输的学院才能招,万松书院已经连输3年了。张院长今年发誓一定要赢,也在学院里说下承诺:只要在大比中赢的学生,他就利用私人关系吧学生送到长安去学习。为了这个承诺,学生们都拼命的利用一切机会展示自己。学院里自认成绩最好的就是长孙浩。所以那天看小胖子把论语解释的那么好,就有了顾忌,所以对他进行攻击。

  李东升也不以为意,现在他身体的年龄是15岁,但是他的心理年龄是30岁,怎么会去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再说去长安,长安就是那么好去的?看看后来北京的房价,那个生活成本,那个竞争压力,更别提现在还是封建社会,万一碰到个净街虎、小霸王之类的人物,被人家打了还是白打。

  出城了三、四里路,转过一个路口,就听到人声嘈杂。只见河边是人山人海,穿着各色衣服的人群集中在一起,现在也没有什么男女之分了。旁边有卖水的、卖汤饼的、卖糖葫芦的,有摆摊子的,有跨个篮子叫卖的,还有小孩哭的,大人骂的,果然好不热闹。远处还有个高台,木头搭成,木台是披红挂绿,估计是县令等领导干部及有权人士坐的主席台。台下是锣鼓队,估计也是为龙舟鼓劲的。两人也没有挤到人群里,直接向主席台哪里走去,因为学院的位子在哪里。

  唐代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然成风;另一方面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龙舟竞渡时,箫管奏鸣古老的祭祀乐章,船夫唱起高亢激越的船歌,乐声、歌声、桨声、水波声合奏出一曲壮阔的交响乐,两岸仕女如云,罗衣成群,银钗映日,观者如堵。据古今图书集成引马令南唐书记载:郡县村社每年端午竞渡时,由官府赏给彩缎,两两较其迟速以定胜负,如夺得锦标者,加赏银碗一双,称之为“打标”。

  两人好不容易挤到台下,李东升也见到了张院长,一个很普通的中年人,放入人群里就找不到的那种,跟李东升心中想的那个白衣飘飘,手拿折扇,玉树临风的古代士子形象差的太远。其实想想也知道了,像院长这种老是为了生活操心的普通人怎么会有心事来收拾自己。李东升先去给张院长、葛老师行了礼,张院长好像对李东升还比较熟悉,问了他身体好了没有。葛老师还是冷冷的样子。然后李东升看到了长孙浩,哪个家伙还是拽拽的样子,看到李东升看过来,哼了一声,把头转了过去,继续跟同学说话。

  《完本》网址: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