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百一十六章浩瀚秋水悟南华_虞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篇,也和内七篇不让秋色。我们继续说吧。”

  “这第一问是河伯问的,不过河伯这一问还有一丝夸耀的成分,于是若谆谆教导,对于大海天地的描述,真是千古妙笔,打开了河伯的眼界,让河伯不会那么狭隘,以为大海就是无穷无尽的了。”

  李大牛想了想秋水的内容,发现自己好像只记得这的确是河伯和海神若的对话,至于他们谈的什么,自己压根就记不得了。

  “第二问是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若告诉河伯,这天地未必大,毫末未必小,这是我道门一个重要的观点,齐大小,这简单的一问答,就将齐物论给包括进去,真是妙呀妙呀。”

  道人说着妙的时候,将嘴里的包子吃下去之后再次说:“这第三问也是至大至少,不过不是万物,而是说的人事,河伯认为事物可以齐大小,那么人呢?若也用精彩的回答,告诉他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又是逍遥游的主旨了。”

  道人说到这里,对着李大牛说:“我说的很简单,因为道不能言尽,我只能给一个方便法门,具体你要自己去揣摩这一章,书是要自己读,道要是自己悟,别人是帮不了的。”

  李大牛说是,心中想着等到晚上回家之后,将这书找来看看。

  “第四问就是大小贵贱,既然要齐大小,平贵贱,河伯就问贵贱大小,而若用六个观之来说明,最后若与语重心长的告诉河伯,既然齐大小,那么久不要钻牛角尖,还在纠缠这两个问题。”

  “第五问就是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在若的交代下,河伯像你我一样茫然不知所措,而若教导河伯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思想,用一长段告诉他,要同自然同体,以天心为己心。”

  说到这里,李大牛都已经感觉到有一些吃力了,自己没有记不得全文,这道人也不背诵全文,自己听的真是茫然不知所措。

  李大牛想到了自己导师说的话,儒家才是逐字逐句的教导,道家都是只言片语,甚至不说言语让你去悟空儒家是教导,道家则是点化。

  “第六问就是既然平贵贱,为什么要以道为贵呢?若也用察乎安危等来说明,根据道就可以达到逍遥的境界,这就是道之可贵的地方。至于第七问,至于何谓天,何谓人?小道也没有参悟。施主,若要求得逍遥自在,此篇不可不读,不可不看。这里面关键小道已经和你说明白了,你知道了吗?”

  李大牛说自己还是太过愚昧,无法理解水秋说的,不止无法理解,现在脑子还如同一团乱麻。

  听到这话,道人笑着说:“乱很好,不乱就真的遇道无缘了,等到施主你理清楚头绪,就一只脚踏进来了。”

  说着,道人站起身来,用衣袖擦了一下手上的油渍,然后说:“这丰城的倒是很多不错的人,施主你是我遇道第二十五个有缘之人了。”

  他感觉到这道人似乎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出尘,准备说什么的时候,一个熟人突然出现,华阳道长看着道人说:“冷于冰,没有想到你也没有离开这里。”

  /txt/114302/

  。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