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9章 把握命运_宋成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我整理历代的财税,重新编撰货殖列传……说起来,还真有点心得体会。”

  赵谌也知道这事,他很是关心,,忙问道:“朱学士,财税是一国的根本,你有什么高见?”

  朱熹道:“殿下,谈不上高见,只是最近的情形有些变化,还望殿下能够细细思量。”

  ……

  赵桓很早就关心财税,毕竟这是穿越者的看家本事,多少穿越前辈,可都是理财圣手,一个个活财神,赵桓也不愿意落后。

  只是当赵桓真正开始从宏观角度来看货币经济的时候,赵桓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众所周知,中原一直以来,都缺少贵金属,别说金银了,就算铜也不够。

  在汉唐之前,商品经济还不是那么发达,能够勉强维持。

  到了赵宋之后,情况就变了。

  严重的钱荒逼得朝野上下,挖空心思,在李元昊作乱的时候,仁宗朝的诸君子们就弄出了铁钱。

  那一拨铁钱造成了严重的物价上涨,民怨深重。

  可是大宋朝上了邪路,哪里下得来,最后更是弄出了交子这个恐怖的玩意。

  没有储备金,又没有发钞节制,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

  货币崩塌,信用荡然,百姓怨声载道,朝廷党争不断……其实在金人南下之前,大宋朝就已经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破房子了。

  到了赵桓这里,他是怎么办的?

  首先,自然是成立银行,尽量稳住货币,同时赵桓干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他以常平仓来给纸币背书。

  也就是说,一贯钱引或许换不到一千文铜钱,但是绝对可以换到两石粮食。

  有了这个基础,才有了十多年的币值稳定。

  “殿下,现在要大力发展纺织,采买原料,支付工钱,销售成品……哪一样都需要数量惊人的钞币,远不是现在这么一点啊!”

  赵谌点头,“没错,父皇也说过了,朱学士,这里面可有问题?”

  “自然是有。”朱熹沉吟道:“到了这一步,光是常平仓已经不足以维持币值稳定……殿下请想,有人经商赚了大钱,眼见得市面粮食上涨,他们会干什么?”

  赵谌也不是傻子,尤其是刚刚经历一场商人掀起的风暴,自然猜得出来。

  “朱学士是说有人会趁机囤积粮食?”

  “不止。”朱熹道:“殿下,有些人作恶,大可以直接抓了,如果有人在钞币这块下手,殿下该怎么办?一样抓人吗?那就是不承认官方钱引可以兑换粮食了?这个后果殿下能承担吗?”

  陆九思拧着眉头,反问道:“那就承认呗,又能怎么样?”

  “哈哈哈!陆御史,承认了,商人就能榨干常平仓,到时候天下都是他们的了。”朱熹可不是危言耸听,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天下,古往今来,都是成立的。

  这一瞬间,赵谌几个都沉吟起来,眉头深锁,高兴不起来。

  这个破事真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