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05章 强化训练,爆炸提升,三年之约_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整体,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的细分指令既精确合理,又有机协调。

  往大的方面说,便是人类在骺族卫星上的全部生产力进入了完美调和状态,往小的方面说,每一只底层甲虫,以及更小的微尘级纳米机器人均得到了以前不敢想象的全额算力支配。

  骺族卫星上,人类的资源扩张与生产能力迅速攀升,形成了滚雪球的效应。

  大多数队伍的装备都已经更新到了至少四级的水准。

  少部分精锐甚至配置了七级作战单位,主要是体型修长且高大的螂型战甲。

  当郑峰自己也换上螂型战甲时,隐约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零没给他太多时间东想西想,只说现在郑峰已经完成原始积累,可以随她外出,完成实战训练了。

  在这些天里,已经用绝对链接转为纯量子智慧的郑峰无需睡眠,大约把一半的时间花在了理论知识学习上。

  剩下的另一半时间,他则是花到了由指挥部在骺族星上临时搭建的高保密度虚拟训练空间中。

  在这训练空间里,人类运用了大量新技术。

  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如此多的人类精英在同一场地中开启绝对链接,把个人意识全部转入量子网络载体中。

  三百万余人里,基因唤醒度最低的也是55%以上,精神思维远比普通人强大得多。

  光只是这些人的思维量子风暴聚合在一起,便足够在一片小范围空间中制造出强劲的量子聚合体。

  如何驾驭住如此庞大的聚合体,且保持稳定,并且还要让这三百余万分属不同个体的思维互相不干扰,还能保持沟通,都是人类以前并未碰到过的问题。

  把这群人服务好,成了帝国学术界当前的首要任务。

  幸好如今人类拥有亿亿级的庞大人口基数,相关领域的学者多如过江之鲫,又有繁星居中调配,将人类的通讯能力拉高至几乎不管相隔再远,都能高速高效沟通,共享知识与创意,相互碰撞思维火花。

  人类的科研创新能力,完全达到了先哲陈锋曾经梦寐以求的高度。

  只要想,只要知道,便没有找不到方向的时候。

  在极短时间内,学者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针对骺族星的战区需求,完善出了一套既独立于人类整体量子网络之外,但同时又能得到足够信息支撑的半封闭式量子网络。

  要实现这网络,还有个技术难题,便是需要六支大队在各自的营地建立全新的通讯中继枢纽。

  要利用骺族星上有限的资源种类制作出这中继器,实属不易,必须考虑现实因素。

  量子智能领域和工程学领域的学者们进行多方论证,各种调整设计,简化工艺,最终简无可简,但实现起来依然很难。

  就在这时候,已经成为人类学界领袖的董山终于介入,只说了一句话,“你们慌什么?那个叫欧青岚的小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