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8)_198_省委大院(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高屋建瓴的讲话,重点研究今后五年西江省的发展思路,为下一届省委领导做好提前准备,免得到时候弄得措手不及。通过一个多月的写作,商量,探讨,修改,终于加班加点,在王一鸣去北京接受中组部领导的谈话前,拿出了初稿。秦书海现在已经把那个一万多字的稿件,看过两遍了,许多东西,烂熟于心,现在用来对付王一鸣,实在是太容易了。

  这就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啊!

  当然,这个事情王一鸣不知道,他当时还不是一把手,根本没有心思过问。秦书海也用不着向他专门汇报这件事。

  不想今天正好用得着。

  秦书海端起小龚泡好的铁观音,吹了一口气,小抿了一口,慢慢放下,做出一副沉思的样子,然后缓慢地说:“王书记,既然您问了这个问题,我就坦率地说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吧,仅供王书记做参考而已。只是我不知道,王书记是想大动还是小动?”

  王一鸣一愣,没想到秦书海又把皮球踢了回来,于是只好顺着他的话说:“大动怎么讲?小动又这么讲?”

  秦书海说:“大动就是大折腾,小动就是小折腾。”

  王一鸣更好奇了,就问:“你说怎么才算大折腾,怎么算小折腾?”

  秦书海说:“王书记要是想大折腾,我看你就要敢干杨书记没有干,或者不敢干的事情。”

  王一鸣说:“你说具体些。”

  秦书海说:“西江省的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毛主席、邓小平都曾说过,解决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具体到我们西江省,我看要解决西江省的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改革开放问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问题,关键在我们的干部,特别是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最关键的,是那百十个正厅级以上干部,包括四十多个厅局长,二十多个市委书记和市长,三十多个在职的副省级领导干部干部,此外还有八十多个区、县的书记、区长和县长。这三百个左右的干部,是西江省发展的关键,解决了他们的问题,西江省的发展,才谈得上彻底解决。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其他的事情,才能迎刃而解。”

  王一鸣觉得秦书海说的有道理,于是就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秦书海说:“列宁曾说过,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现在改革开放这个路线已经确定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西江省的发展还那么滞后,一直在全国居于下游,就是我们的干部队五,和发达地区相比,各方面的素质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的表现就是基础差,缺乏理论功底,没有高超的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对新知识、新思维、新潮流,接触很少,平常里热衷于吃吃喝喝,忙于应酬,没有养成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进取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