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第 21 章05-03_穿成公主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八成自也有要的人,那酿酒酿醋的便是用陈粮的多些。”

  “即便如此,若非遇上大户也还是销不尽,不过此时已是稳赚不赔,余下的这些陈粮,你便是百文一石卖出也是无妨的。”

  价格放在这,即便散卖也不用担心出不了手,不过是花的时日长短,赚多赚少的问题。

  杜松直觉洪三还有未说尽的话,正如他方才所言,生意有大有小,这样的大商户,若非为了哄抬物价,不会大量囤积货物,银子到了手里才是最实在的。

  他恭维道:“想来洪兄定然是有法子卖出好价的。”

  洪三却一副不欲多言的样子,杜松不知劝了多少酒才撬开了他的嘴:“若是有门路,最后剩下的这些陈粮便可销往军中,这是最便捷不过的了。”

  杜松知道各地驻扎的禁军情况不一样,有些地区是有屯田的,也有靠朝廷拨了银子买粮的,这其中,若非是荒年,买得的粮食需保证新粮在六成以上。

  单说是正常途径怎么也不至于被特意拿出来说,分明就是同那军中的采买一道做假,陈粮当作新粮卖入军中,采买不光省了银子还能吃些回扣,两头赚。

  说到底又是门路。

  这些门都是拿银子敲开的,这些路也都是银子铺就的。

  官府是新粮做陈粮,卖给商户,商户是陈粮做新粮卖入军中。一路向上追溯便是一年耕种也只得勉强果腹的百姓。

  百姓纳了税,由当地的转运司调度,一来上贡京城,二来供给地方,三来便是丰年屯粮以济凶年。

  如今看来,更是养活了上上下下不知多少张嘴。

  赵琛已是放下了笔,叫人给杜松倒了茶赐了座,叫他慢慢说。

  “这绝非提举司一力可以完成。”

  杜松饮了茶坐下:“这便是小的接下来要说的了。”

  “我问那洪三,不知何处去敲门,‘小弟空有钱财却无人引路,不知洪兄可否代为引荐?’”

  “洪三同我说的是‘邱’。”杜松解释道,“殿下不知,那淮南西路提举司乃是寿州知州,姓鲍,这邱大人,是淮南西路转运使。”

  赵琛还没到连地方官的名字都记住的地步,却知提举司与提刑司多半为当地知州兼领,转运使却是朝廷另外委派,如江淮等地多为郎官充任。

  赵琛即刻便着人去查了那转运使的来历,杜松小心觑着赵琛的神色:“我听那洪三说,转运使在民间,有个诨名,叫润官。”

  润官?什么叫润官,搜刮民脂民膏肥了润了自己油皮的便是了。

  朝廷在各路设立监司,本是为了监察各地,转运司掌漕运,提举司掌常平仓,义仓,二者分立本是相互监督制衡,如今他们一勾结,这倒是成了生财之道了。

  无怪乎杜松小心打量赵琛的神色,青黛亦不曾见他这样生气过,杜松走后赵琛连晚膳都没用多少。她声劝道:“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