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3章 人参是个大产业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人参是个大产业

  武振周知道这帮短毛官差不喜人下跪,可他此刻心中害怕,也顾不上许多了,噗通就跪了下来,忙不迭的磕头告饶,说自己财迷了心窍,眼见人参便宜,这才来者不拒。

  “武老板,今天我们不是来抓你的,要不然也不会就来三个人。可你要是替那些人隐瞒,那可要后果自负了。”

  “小人有罪!山里的采参帮一共有六股人。许麻子那伙人最多,有三百多号。其他四伙,多的有百十号,少的有三十号人。”

  “你起来说话。头两天在山道上伤人的是哪伙?”

  武振周起身讷讷道:“应该,应该是许麻子的人。”

  根据民政在前段时间的走访调查,自五月清军撤出宁古塔后,一些流放至此的刑事犯趁乱逃入山中,纠集成伙,盗挖人参,抢劫边民财物,伤人之事屡有发生。

  再者,如今的东北人参可都是天然人参,每年的采挖量差不多在十万两以上,而时下北京城的人参市场均价是四十两白银一两,到了南方更贵;也就是说这是一项年贸易额在四百万两以上的大产业,而这才是赵新真正关心的所在。

  清代自康熙后期开始,清廷决定改照“盐引法”,通过发放“参票”将采参的业务收归皇室私有。可因为早期采参辛苦,参票根本发不出去。于是到了雍正时期,又将东北采参业交由皇商范家承包。

  这个范家,就是明末八大奸商之首,介休商人范永斗家。

  说句题外话,范家最辉煌的时期就是雍正朝,不仅家里是皇商,包揽铜业、人参等多项业务,而且还有人供职太仆寺卿,官居二品。但是善恶终有报,乾隆四十八年因铜价上涨,范家主持的铜业亏损严重,于是乾隆下旨革了范氏的官职和皇商资格,家产也被查封,范家家主也锒铛入狱,从此一蹶不振。

  自皇商包揽采参业务后,参票带来的利益巨大。简单说就是一张参票收参十六两,十两交内务府,六两由商人自得。范家光凭这一项生意,一年获利就在三十多万两白银左右。

  清廷眼见有利可图,便想将采参业收回。于是自乾隆十年开始,说什么“皇商唯图自身获利而不能诚心放票”,正式改为官办,由内务府承接。

  说到采参的事,武振周对赵新知无不言,这原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以前朝廷.”武振周停顿了一下,见赵新三人没有反应,这才继续道:“他们在盛京、吉林、宁古塔三地设立官参局,参票由京城户部所出,交盛京将军和各官参局办理,每年内务府也会派人过来帮办。”

  赵新道:“那参票的数量上有什么规矩?”

  武振周道:“这个并无额定,只要有人领,朝廷也希望多多益善。”

  总之,满清是希望自己赚的越多越好。原本“十两交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