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什么宁愿当强奸犯——解读《》_虚拟的十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义是”先存在,后本质“,先接受一个“存在”,然后去做出评价和判断,先接受后判断,这是萨特总是犯错的哲学原因。而自由主义的李敖,则是对“存在”本身先作出判断和评价,先本质,后存在,先做出判断,然后再做出选择,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存在”,我们很难说李敖做错了什么,但是,他的痛苦却极其巨大。萨特做错了很多,但是他的痛苦显然没有自由主义者那样的深入骨髓。

  无论是李敖还是萨特,他们的痛苦和犯错,是哲学和Politics的对撞和互动。

  智慧型的下半身

  李敖在书中,提出“强奸犯比政治犯实惠”之后,又创造了一个新概念“智慧型的下半身”。

  什么是“智慧型的下半身”?在href=2878/im《虚拟的十七岁》里,作者指出“下半身的职责,是快乐。性,是快乐的工具”。李敖说了一句有点冷的玩笑话,下半身“不要与大脑争出头,用你固有的特色,去玩吧。”他让我们普通人,蝼蚁之辈,经营好自己的快乐。/a

  如果我们不懂坦克车的威力,偏偏要去尝试经历,那就是很傻的了。无论是鲁迅,还是李敖,似乎都反对人们迎着坦藏书网克车上,不迎着怎么办,痛苦和不公是存在的,于是,李敖在北京曾经谈过两个方法,一个是反求诸己,做好自己的心理调试,另一个反求之于stitution。极乐世界只存在于宗教信仰里,佛家讲是轮回下辈子,而非现世。所以,与其画饼充饥,不如老老实实“痛苦”着。于是,人们便去思考“下半身”问题,这是一个哲学在被Politics痛打和折磨之后,必然的遁迹之路,有的朋友不理解xing学是怎么回事,xing学是一门哲学。

  智慧型的大脑,注定是痛苦的,无论是李敖还是萨特,都是如此。哲学永远在在现世中尴尬、局促、寂寞和绝望,李敖在岛内,哪里有不公就写文章批判,不怕坐牢;萨特在地球上,哪里有压迫和不公也是亲身赴难,不怕犯错,然而,他们越痛苦,他们的理想就越渺茫,他们越犯错,他们的处境就越边缘,他们越抗争,反而失败得就越快,他们越呼喊,反而声音就越低小。

  “智慧型的大脑”是一个被现实敲打得头破血流的谎言,“智慧型的下半身”是一个刚刚扬帆启航的理想,李敖痛苦,萨特犯错,我们该何去何从……

  百度搜索虚拟的十七岁天涯或虚拟的十七岁天涯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