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3章 邀名之徒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

  “非也,韦端所谋,必不是如此。不过,纵是诸郡县皆如此而为,也是螳臂当车罢了。”

  法正摇了下头,也不禁有些瞧不起韦端了。只有这般手段的话,枉为名士啊!

  “对了,子敬兄对于世子如何看?”

  法正转而又问。

  孟达嘴角一动,摇头苦笑:“国朝有望也!”

  “哈哈,这评价可比正要高的多啊!”

  “只待日后,君明臣贤,大周何愁不能安天下,不能拓万里~”

  “不错,王上乃天命之主,世子亦可为贤君,二世之期,足以匡定九州。”

  ……

  蔡邕的威望,别说放到了大周了,纵是放到全天下,也没有人敢不给面子,更何况一群区区国学学子。

  几声顿喝,就说的不少学子,羞愧而走,不敢多做停留。

  短短半刻钟的功夫,千余士子,骤然仅余二百余人,仍在坚持的伫立在城门之外。

  他们皆是世家子弟,又怎会轻易放弃。今日一退,家族利益不存,己身日后的前途也将变得渺茫。

  毕竟,大王可并非仅有仁厚的一面,暴君、屠夫之名,不是说说而已。

  望着这群世家子弟,蔡邕也不多言,只是冷眼旁观,静候王上制命。

  很快,宫内便有内臣陪同国相府长史裴茂,出现在城门附近。

  “大王制命,今有士子集行,扰乱闾里,攻讦国朝,蔑吾取才之制。责有司,依法处事,并除学籍,以儆效尤。”

  裴茂挺身伫立,听着身旁内臣宣读王命,心中不由冷嘲。长安是何地界,莫说是一群学子,纵是世家有异,也逃不掉大王的耳目。

  事且不密,何以成之。

  被数百名将士逐渐围在中央的世家子弟,闻此诏命,无不是愤懑于胸,怒发冲冠。他们知道自己等人私自聚众游街,是何等罪名。

  真要严格算下来,便是悉数杀了都不是不可能。可现在,除去学籍,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毕竟,声倡大义,为暴君残害,亦能留名史载。而除去学籍,什么都得不到,甚至他们日后的户籍之上都会注明除学籍一事。

  名声,就坏了啊!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世家,真没几个纨绔子弟。尤其是能后进入太学、上林学宫的人,更没有人是傻子。

  从他们聚众之时,便明白身犯国法,或胜或死,维此而已。

  “某不服,吾等士子聚众,身犯国法,心自明之。然,为天下学子请命,为万民安康请命,纵万死而不辞。王上仁厚之君,岂有此残暴之罚,必有奸佞蛊惑君上,徇私舞弊,巧夺民利,饱以丝囊。此等螨贼,若不除去,必乱吾朝纲。某等不才,愿以死明志,血洒门阙,谏良言于王上!”

  一人突然横身而出,激昂愤慨,义正言辞。

  说完也罢,其回头冲着身后诸子,拱手一喝:“诸君,切勿使国贼为祸哉!”

  言毕,转身就冲向旁边军士秉直的戈矛。

  然而周围将士冷目旁观,眼睁睁的看着那人,直挺挺的撞在两根长矛之上。矛尖霎那间透体而过,血洒长街。

  “哼!”

  裴茂至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甚是还按捺住了打算作阻的内臣。

  世家嘛,最不缺少的就是心系家族之人,以死邀名?

  呵!

  韦端倒也真下的了手啊。

  嗤笑一声,裴茂挺身上前,冲着仍在发呆发愣的诸士子,言道:“啧啧,当真勇气可嘉。怎样,还有人要继续下去吗?轻身赴死,确实比受除学籍要好,毕竟还能博个好名声!”

  一句话,将世家最后的面皮给戳破。

  其中不乏有人暗自羞愧,也有人愈加的义愤填膺。

  “裴长史未免太过薄情了,韦兄就之大义,岂是巧邀声名!”

  “那又怎地,尔一孺子,胆敢赴死乎?”

  裴茂眉目一挑,斥声怒喝。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