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67章 265-黄子澄是真不服_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脸色有些古怪。

  他们这老板也是够奸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和尚给出的主意,毕竟谁不知道,这个时候朝廷若是愿意退步议和,绝对威严尽失。

  什么是朝廷?!

  朝廷打胜了,可以彰显和平之心,诏安或者议和,但是打输了议和,朱允炆就是再傻也不可能同意。

  朱棣这么做,摆明了欺负大侄子。

  试想,朱棣这番自辩自表心意,想必肯定能让一些温和的朝臣心有好感,哪怕就连不愿意战乱的天下百姓,也会念朱棣一个好。

  俗称,得了便宜还要卖乖。

  朱棣兴致勃勃的开始组织语言,书写奏疏,写完后让甄武等人加上名字,让人送了出去,随后众将下去整军回北平。

  甄武是知道朱允炆绝对不同意罢兵的,而且也清楚耿炳文之后就该李景隆上场了,他还隐约有些记得李景隆将会一路打到北平城,但具体什么时候打到的甄武就不清楚了。

  但是甄武在大军行至涿州时,特意请示朱棣,在涿州多留了一些人马,并且亲自叮嘱了一番李司好好防备,试图看看能不能改变历史。

  李司是涿州城守将,算是甄武一派的人,对于甄武的叮嘱自然是拍胸脯保证,这让甄武放心不少。

  甄武心想,北平城前有涿州城拦路,只要李景隆打过来,涿州没有第一时间攻破,他们就可以增兵至涿州,这样也不会被李景隆直接打到北平城。

  说起来,他的家里人都在北平,实不愿看到北平陷入动荡。

  ……

  而这个时候,南京城,朝堂上已经掀起了滔天的大波。

  前些日子的雄县,莫州之败,所有人都还可以用攻势受到小挫来解释,可耿炳文十三万大军被燕军打散,打没了,还被燕军压在城里暴打了三天,最后扬长而去。

  这还能怎么解释。

  这是一场显而易见的败仗。

  尤其是朱允炆收到朱棣的上书后,被里面的内容气的浑身发抖,坐在龙椅上,暗中紧紧的捏住拳头,青筋暴起,足可见他心中的怒火有多么的旺盛。

  可朝堂上监察御史康郁,仿佛看不到朱允炆的怒火,依旧在表达着自己的政见。

  “世上最让人悲痛的事情,莫过于亲人反目,如今诸王,皆是太祖所遗亲子,论尊贵皆是陛下的叔父,怎么能听一二之臣的一己偏见,而损亲情之谊,试想,当初若不是某些人进谗言,至灾祸加诛燕王,燕王又怎会举兵反抗,现在陛下不妨看看,燕王举兵才两月有余,朝廷前后调兵不下五十万人,可有抓获燕王臣属一人?现下朝廷兵败,这何尝不是太祖之灵,不愿见到亲族刀兵相见,所给的警示呢,陛下不妨再想想,这又何尝不是天下谋臣所不愿献计之苦果,要不然何至兵败与此,如此有违天道,有违人道之伐举,臣敢断言,若常以往,不出十年,定悔之晚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