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5章 重塑_我在80年代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凡和国内相关。

  香岛上下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扯着籽油明猪的皮,行大唱反调之实的局面。

  按照董先生的说法,只要杨明这些手段多坚持几年。

  那么要不了多久,香岛必然可以一改被洋鬼子殖民百年所遗留下来的奴颜媚骨之气,打心底的开始学会自尊自爱,堂堂正正做人。

  甚至有朝一日,即便不用在官面上做出什么改变。

  香岛也能自上而下的主动融入到国内的大家庭,再也没有什么两制的区别。

  不过对于这点,杨明倒是有点不同的看法。

  毕竟他虽然绝对无法忍受香岛和国内离心离德,甚至主动甘充走狗,作为攻击国内之马前卒的模样。

  但同时,他也不觉得在最短时间内同化香岛是一件多好的事。

  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国内的经济还不够完善,金融业更是脆弱,都还不具备完全放开而不惧冲击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香岛这个窗口的作用,依旧不可或缺。

  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国内的专一制度。

  专一制度可以在一道命令之下集中力量干大事,比如不至于朝令夕改,政策不会因为换届而停顿,具备长期的延续性,等等。

  这些是经过杨明记忆中的历史所证明过的,具有西方多方制衡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但在具备优越性的同时,专一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

  比如在监督缺位下的腐败,比如独断专行之下,某些政策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便强行推进,从而劳民伤财,可反对的声音却又无法发挥出督促纠错改进力量目的等等。

  在专一制度不可能改变,也不该改变的前提下。

  如果没有一种声音对国内相关起到一定的提醒,甚至监督的作用,那么长此下去,体制僵化,便无可避免。

  想要避免这种结果,便一定得有某个地方发出的提醒,甚至监督的声音可以让相关方面不想听见,也得听见,不想被监督,也不得不接受监督。

  如此,国内才有不断自我纠错,长期朝着最正确方向前进的可能。

  能发出这样声音的地方,国内完全不存在。

  至于国外……

  这些家伙发出的声音,谁也不知道是否包藏祸心。

  真听多了,说不定还有被直接带偏,走上不归路的可能。

  也是因此,如果在这个世界上还真有一个地方,可以发出让国内听见,让国内感受到自己还在被监督着,不敢肆意妄为声音的地方。

  那么这个地方,就只能是心向国内,打心底的为国内好,却又因为两制而不太容易受到国内官方意见所干涉的香岛!

  所以在杨明看来,记忆中历史上那个甘当搅乱国内前头堡的香岛虽然需要重塑。

  但直接将其同化,却又大可不必。

  让其成为心系国内,却又相对自主的半独立窗口,绝对是最正确的位置。

  想着这些,想着最早提出两制概念,自己只闻其声,却从来不见其人的老人,杨明在想,是否老人在当年提出两制概念的时候,就不仅仅只是将两制当成了香岛回归的工具。

  而是已经考虑到了,想和自己现在所想的一样,赋予香岛一个如此特殊的位置呢?

  只可惜这些东西,他已经没有机会向老人求证了。

  因为自从当年那场会议之后不久,对方就已经仙去了。

  倒在了回归的前夕,留下了永恒的遗憾。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