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章 可持续发展_环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真正站起来了。”林寒顿了顿,继续说道,“接下来,东帝汶的任务就是向日国学习了。”

  “日国?”陈之贤神色一动,“你指的是加工贸易经济?”

  如果说沙特是资源诅咒的反面教材,那么日国就是相应的正面教材。

  日国属于自然资源十分贫瘠的岛国,国内供给严重不足,想依靠自然资源度日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国人不得不选择加工贸易型的经济模式。也就是从国外进口原料,依靠国内的人口、技术,进行高度的加工处理,再销往其它国家。

  这种严重依赖外部供给的经济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日国人普遍的危机感。

  但不得不说,依靠这种经济模式,日国一度实现逆袭,在二战之后强势崛起,直至2010年,才被华夏在总量上超过,退居世界第三。

  东帝汶同为岛国,虽说自然资源尚可,但坐吃山空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将资源视作垫脚石,学习日国的经济模式,才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林寒点头:“没错,就是加工贸易型经济。除此之外,还有指导性计划经济,当然,这一点在实施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向华夏的情况看齐。”

  计划经济嘛,用过都说好。

  陈之贤听完,沉默了一会,随即说道:“计划经济应该没问题,以你的资本,足以可以和东帝汶政府展开任何形式的合作。”

  “不过,这个加工贸易经济,貌似不太合适吧。东帝汶人口数量还凑合,但质量可差太远了,文盲不是一般的多。”

  林寒说:“这个要双管齐下。一是推动城市化,吸引一部分农民工进入工厂,进行初级的加工生产,利润应该还是可观的。”

  “二是推动教育事业,这个咱们得和政府一起干......九年义务教育暂时还做不起来,但六年义务教育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另外,咱们还可以设立奖学金,让东帝汶的大学生甚至是中学生,到华夏的学校进行学习,除了能推广知识,也能推广汉语嘛。”

  林寒笑道:“相比于德顿语,我觉得还是汉语更高明一些,毕竟汉语是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陈之贤也哑然失笑,随即问道:“然后还有什么计划吗?”

  林寒微微点头:“后面的计划就只算是设想了,不过,确实还有一件事是比较重要而且是近几年就应该施行的。”

  “你指的是?”

  “货币。”林寒说道,“东帝汶现在都没有属于自己的货币,这显然是不行的。”

  东帝汶的主要经济活动,都是直接使用美元进行结算。

  只是由于大多数农民身家微薄,政府也会发行一定数量的硬币,用于市井流通。

  但这些东帝汶硬币,也都是以美元进行定义的,即与美元等值,政府无法直接影响它们的汇率。

  陈之贤犹豫了一下:“这主要是由于,东帝汶现在还没有自己的银行。”

  “东帝汶商业银行,目前还只是政府的一个计划,至今都没个影子。至于东帝汶中央银行,则更像是统计局,除了调查一下经济状况,意义不是很大。”

  求月票。

  小米手机的用户请不要用自带的浏览器访问,该浏览器屏蔽了本站的一些功能,可能会导致书签无法添加。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