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9章 第二十五个任务 小娥想要活下去20_阿炳的诸天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水南,华县等地大面积的林木消失殆尽,山石裸露,荒凉可怖。陆仁炳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再发生。这片林子是老子的,你们休想再破坏。

  手中人力充足,各矿口迅速建立,陆仁炳手中的六百余苦役集体减刑至无期,转职成为矿工。开始慢慢的挖矿生涯。

  当然了为了能保证劳动力的可持续利用,陆仁炳严令提高这些苦役的生活待遇,三天可以吃一顿肉食,一天三顿管饱,不许随意打骂,还给他们配备了竹制头盔劳保手套等安全保障措施。并许诺挖够一定数量的矿石后可以减刑,最高可以减至无罪释放,当然了那个数字很庞大也就是了。

  陆仁炳将这些条件,写在木板上,放在矿口处。另外设置一个大型的黑板,每天更新每个苦役开采的矿石总量,以及能获得减刑的时间。让苦役们体验挖矿升级的快感,提高劳动效率。

  时间来到了五月份,也就是平津开始火烧赵家楼的时候,陆仁炳的铁厂正式开始产,生铁,熟铁和大条钢。

  大条钢即用土法反射炉冶炼熟铁使其成钢,这种方法这个年代是湘省邵阳一代铁厂的保密工艺。

  有了刚铁,陆仁炳首先启动的是钢铁工业自身的升级换代,现将各种工具制造出来,再升级到近代工艺,然后再进化到当代工艺上。

  这个过程有挂逼在,进化过成很快,大约用了半年的时间,陆仁炳的钢铁厂的工艺水平,已经进化到了汉阳铁厂的水平,当然了规模要小的多,开足马力陆仁炳这个小工厂现在年产铁100吨,钢50吨就了不起了,缺人,缺懂技术的人。

  陆仁炳再是挂壁也不是全科人才,凭借五小工业指南,能搭起框架来已经不错,具体的人才,还是得外聘。

  好在陆仁炳多方请托,从兰州请来了原来西北制造局的失业工人50多人,西北制造局就是被左宗棠迁往兰州的长安制造局,后来鹿钟麟又将制造局搬迁回了长安,兰州当地就留下了许多失业的工人。

  虽然他们已经失业很多年了,但毕竟比一帮生瓜蛋子要强的多,陆仁炳又大力聘请了长安制造局十几位在斗争中落败的管理人员,加上一些年老失去劳动能力而被辞退的老工人,过来参与管理和培训工人。

  当然汉阳铁厂的老工人老技术员也在陆仁炳的搜刮行列。这些年霓虹人对汉阳铁厂的渗透很严重,大量工人失去工作,所以陆仁炳重金礼聘之下,很是能请来了一些能人。

  总算是搭起了架子,等到二零年初,陆仁炳已经在深山里初步建立起了能产钢铁,能造子弹,能造火帽,也能造枪械,还能造火药,能造三酸两碱的小工业基地。

  当然陆仁炳辛辛苦苦积累的资金也消耗殆尽了,好在有产出就有收入,陆仁炳的钢铁,煤炭等工业产品很快出现在周边五县的市场上,并且因为质量上乘,开始远销长安,南阳。

  这个过程相当复杂,不知道耗费了陆仁炳多少的精力。

  建立好工业体系之后,陆仁炳终于打算亮明旗号了。

  实际上因为匪患的平靖,周边六县的官民,都已经知道,在他们身后的大山里崛起了一股新兴的势力,已经扫平了匪患。有人传出消息知道他们是穿正规军装的部队,但具体属于谁,谁也不清楚。

  随着钢铁基地建立,大量的人力需求,使得消息不可能再隐藏。

  大家知道是一个叫鹿爷的人,建立了一只叫做陕南保乡军的部队,荡平了大山里的所有土匪。这只保乡军建立的初衷就是要护佑周边各县乡亲的平安,部队里的子弟都是本乡本土人。

  周边六县的士绅乡民闻言泪奔,他们终于等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队伍。这几年城头变幻大王旗,来一波外乡人,他们就要被刮一层皮。各县建立的保安团根本就是摆设,欺负乡民士绅有道,保乡卫民乏术。他们早就盼着有哪个本乡本土的豪杰,能拉起一支属于他们自己的队伍,能保佑一方平安,他们宁愿拿钱养自己的队伍,也不愿意送给那些如狼似虎的外乡人。

  可惜的是本乡本土的豪杰,当土匪勒索自己人干的风声水起,对付外乡人连老鼠见到猫都不如,只会躲在深山里作威作福。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