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五章 崔州平的烦恼_回到古代当匠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毅索性将这里起名叫做渔乡。

  当然,鸡鸭这些农副产品同样销路颇广,但这长江两岸的人更多的还是喜欢吃些鱼虾什么的,所以还是这些销量最好,也是目前在食物一类中,主打产品。

  刘毅为了能够供应足够的鱼而且保护鱼塘中的生态,又扩建了两个鱼塘,此外随着纺织厂开工,刘毅在鱼塘周围移栽和种植了不少桑树,桑叶拿来养蚕,蚕沙、蚕蛹制作成鱼饵,蚕丝则送到纺织厂织布,而鱼塘底部的泥再加上鸡场、鸭场的粪便则挖出来作为桑树的肥料,形成一个有机循环。

  前世好像有过类似的做法,刘毅也是尝试着这样做,若能形成循环的话,就能节省大量喂鱼用的饵料,还能在纺织上自给自足。

  伐木场和砖窑、瓦窑是为未来建城准备的,纯投入没有收益,刘毅如今为了积攒足够的资金,都是靠着优良的布匹、瓷器以及鸡蛋、鸭蛋、鱼这些东西作为主打来获利,养活伐木场和砖窑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些收益,这半年多来,收益倒是十分可观,再加上各个村庄里都设了饭庄、酒肆,基本上,刘毅如今每月能够获得大概两千万左右的纯收益,按照刘毅的计算,万人工程,勉强能够支撑三个月,正好把这个冬季渡过以后,就只能缩小开支了。

  两边大量的田地,到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将从各县拉来的人口,尽量留住,形成一个以新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经济、政治中心,等城池建好之后,正好将长沙的治所迁徙至新城,但真的实际行动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崔州平也没想到刘毅胃口这么大,迁徙民众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一不小心都可能引起动荡,毕竟在这个年代,人们的乡土情结可比现代要浓厚的多。

  之前募集三千劳力,那是讲好了去打工,赚了钱就回来,如今却是要拖家带口的过去,临湘可是长沙郡治所在,未来那新城能否成为郡治所在还得画个问号,你跟人家说人家就会信呐?

  陈礼显然也想到这个问题,苦笑着看向崔州平道:“郡丞,此举恐怕会引起不满,除非强迫迁民,但那样一来,极易引起骚动和民心不安,说不定百姓直接便投往江东去了。”

  崔州平闻言也是被刘毅这个要求给愁白了头,在衙署厅堂里来回踱步,良久方才看向陈礼道:“去各县张贴一张榜文……”

  想了想,崔州平道:“就说皇叔欲建新城,开垦荒地,招收更多流民,有愿意去者,不但可享两年免税之权,而且表现优异者,可按照攻陷,在新城分配居室。”

  新开垦出来的田地,肯定是归官方所有,而且刘备也给过刘毅便利,新城建好之前,长沙税赋皆归刘毅用作建设新城之用。

  如今长沙土地兼并的情况可不比荆北繁华之地差,崔州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