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9章 其乐融融_南宋异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姐姐就是仙人。

  及至后来,二女打算离开当地,他那时已经成了一个十七岁的大小伙子,成了某当铺的一个伙计,那时他在白素和小青的指点下,已经掌握了一手高明的鉴宝本领,只候时机施展,便能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听说两位姐姐要走,钱多多哭得肝肠寸断,白素一时不忍,还是把二人离开的苦衷告诉了他。早在心中把两位姐姐当成神仙的钱多多一点意外、惊讶的反应都没有。

  白素告诉他的一切,在他的理解中,就是有神仙遇到两位姐姐,认为她们有仙缘,所以点化她们成了仙。两位神仙姐姐在仙宫里没有名份,所以游历人间,是一对散仙、地仙。

  过了些年,两位姐姐回来了,那时他还不是杭州首富,但他已经被誉为“天下第一眼”,是鉴宝界的魁首,是天下当铺最有威望的人,那时,他置下了‘随园’,安顿两位姐姐。

  七年之后,又是一别,从此便再未相见,直到今天。在这三十年里,他已成为杭州首富,他成了亲,他有了孙子、孙女,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可在老迈苍苍的钱多多心中,两位姐姐依然如是,在他心里,就是神仙!永远都是!

  ……

  李公甫带着许宣先去了钱塘县衙,交了公差,送囚犯入监,一切办理妥当,这才唤了一个捕快给他拿着行李,带着外甥回自己住处,荷花巷的一处宅子。一进巷子,就有一个挎着篮子的老妇人热情地招呼:“李捕头儿回来啦。”

  李公甫向她微笑点头:“回来啦,大娘这是去买菜?”

  “是啊是啊,这位后生是……”

  李公甫忙介绍道:“这是我的外甥,叫许宣,从建康来,以后就在临安住下了。”

  老妇人连连点头,笑眯了眼:“喔,俊俏,好俊俏的一个后生,有了浑家了么?”

  许宣腼腆地道:“婆婆好,晚辈尚未娶亲呢。”

  老妇人笑眯眯地道:“没娶亲好,没娶亲好,我们临安的姑娘,比建康的姑娘水灵秀气,老婆子回头儿帮你物色物色。四坊八邻的你扫听扫听,我潘妈妈介绍的婚姻,都和美着呢。”

  甥舅俩点头哈腰地把热情的潘媒婆给让了过去,前边扛着行李的捕快如蒙大赦,赶紧继续前往。不过隔墙有耳,双方这一番对答,已经被一个街边摆地摊卖枣儿的小贩听见了,两人还没到家,李捕头家来了亲戚的消息就传开了。

  李公甫一边走一边对许宣道:“你到了家且先住下,明儿个我就寻一家药店,介绍你当坐堂医。只是你现在没有名气,年纪又轻,不能服众,一开始不方便往大药堂里介绍。舅舅虽有人脉,最终还是要看你的本事。”

  许宣信心十足地道:“舅舅放心,宣儿自忖如今医术已经超越父亲当年。只是在建康已经做了仵作,想去当个坐堂医,在建康也没有哪个医馆肯收,都觉得晦气。”

  李公甫笑道:“不错,殓尸的仵作去做郎中,哪个病人敢找你看病?你记着,若有人问起,千万别说自己在建康做过仵作。只说幼随名医在栖霞山研习,如今艺成下山便是。”

  许宣忙道:“多谢舅父提点,宣儿省得。”

  “头儿,到了,小人这便回去了。”搬东西的捕快停在一处门前回首叫着。

  这是一幢两层的小楼,不大,但也精致。

  李公甫点头道:“辛苦你了,你自去吧。”

  许宣急忙上前接过包袱,李公甫在怀里摸出钥匙,那钥匙一共三枚,一大两小,大的自然是开门上铜锁的钥匙,小的则是家里箱笼的钥匙了。李公甫开了门,便带着许宣进去。

  这巷中都是熟邻居,几十年也难有变动,顶多是父子传承,新老更替,一旦来个生人,很快就能家喻户晓,所以李捕头有个做郎中的俊俏外甥定居本地的详细消息,很快又传开了。

  郎中,那可是一份既体面又安定的工作,这位许宣又是一个年轻俊俏的后生,尚未娶过亲,荷花巷里一共三个媒婆,另外两个得到信儿晚的登时也闻风而动了。都说姑娘不愁嫁,可要嫁得好,也不容易。

  媒婆儿这行当,竞争也是蛮激烈的……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