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 前后呼应_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是已经听冯智彧说了这玩意儿的成本可以降得很低,但是就这么一块玻璃在李世民看来还是属于相当昂贵的那种。

  人在印象上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李世民的思想里这无色透明的玻璃还是属于奢侈品的范畴,这很难在一句两句话的时间里就扭转过来。

  捡起地上碎成好几块的玻璃,李世民颇为心疼,在他眼里这就是好几万贯没了。

  “陛下,怎么了?”玻璃打碎的声音吸引到了长孙皇后,使其拉着李丽婉走了过来。

  “没事儿,一点儿小东西碎了。”李世民摆了摆手,把碎掉的玻璃放回了盒子里。

  “陛下还是小心点儿,妾身先去看看稚奴,陛下与驸马先聊着。”

  长孙其实是看到了盒子里的玻璃的,而以她的眼界一眼就看出来那东西价值非比寻常,毕竟在这个时代来说这种东西的价值都不会很低,不过她并没有点破。

  有些事儿不应该知道,有些事儿可以知道,有些事儿能知道但是不能说,在这些方面长孙皇后想得很清楚。

  看着长孙皇后离开的背影,冯智彧这才想起来那个未来的唐高宗李治已经出生了,而且已经一岁了。

  李治,这个在李承乾和李泰兄弟阋墙之后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在懵懵懂懂之间就得到了那个无数人求而不得的位置,更是让他两个哥哥的所作所为成了笑柄。

  其实冯智彧知道,李治真的就是捡来了一个皇位。

  对于李承乾,李世民其实是相当包容的,先不说在李承乾幼年时期李世民有多重视和疼爱,就说李承乾对那个叫称心的太常乐人大加宠幸的时候李世民也没有多说什么。

  称心的死让李承乾连着几个月都称病不上朝,甚至还差点儿杀了对他屡屡劝谏的张玄素等人痛下杀手,可就是这样李世民都没有向着要废掉李承乾这个太子,反而是煞费苦心的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

  纵观历史,不能说全部,但最少是绝大部分谋反并且失败的皇子最后下场一般都是身首异处,但对于李承乾,李世民还是犹豫了。

  李世民知道不管是立李承乾还是李泰都不行,于公于私都不行,所以他最后选择了最小的李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只有这样才能让李承乾和李泰活下来。

  “怎么,看什么呢?”李世民看着冯智彧的目光有些奇怪。

  “哦,没什么,就是想到这位最小的皇子好像是儿臣入长安那段时间出生的吧?”

  冯智彧摇了摇头,把思绪收了回来。

  “嗯,稚奴是去年六月出生的,正赶上蝗灾大起的时候。”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任何想要避讳的意思。

  其实如果放在寻常一些的年代,一个人伴随着蝗灾出生在这个时代会被认为不详,最起码也会被人指指点点,但李治是幸运的。

  他爹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