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 考验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尊重一个人的体面,也是心理上的谅解。没人拍照也没有人摄像了,会场里产生了和谐、安静的气氛。

  林总拿过话筒:“谢谢大家的理解。讨论茶的有用和没有用是角度不同。要是冷了喝红茶就感觉到暖,喝白茶可以去火。这就是哥实用角度。”

  “茶的基本体系和结构给中国人提供了思路,这个思路可以指导我们思考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听众席里,人们窃窃私语。

  “大家来茶博会是买茶的,最关心的是性价比,是不是?”林总问。

  “是。”

  “谁有刚刚买的茶叶,我现在就告诉你价格。”林总说。

  “你不要找别人了,我就有茶,你看看。”说着武老师招呼他的学生。

  王雪峰急忙招呼人,抬茶桌,布置了水,和茶具。摄像师也连接设备,把图像传到大屏幕上。

  林总背对茶桌和大屏幕。武老师用两个盖碗泡了两款红茶。整个泡茶过程,摄影师拍摄,观众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

  为了容易区别,杯子盖上贴了1、2的编号,武老师坐在茶桌后面,他坐姿中正,分别把两款红茶放入盖碗。智能热水壶里的水开了,武老师左手掀起盖子,右手注水。他快速出汤。

  林总背对着武老师面向观众,她不能看到武老师的操作,能听到注水的声音,武老师才注入热水,2、3秒钟就出汤了,这个出汤时间是很快的,林总估计是红茶或者绿茶。这两类茶都需要快出汤,否则茶汤会苦涩。其他茶类在快出汤的事情上要求没这么高。

  武老师把茶倒入公道杯,然后从公道杯中把茶倒在品茗杯中。观众从屏幕上的大特写镜头可以看到,武老师注入热水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冲击茶叶,水流沿着盖碗内壁流下去的。他专注的倒茶,全场观众都仔细看武老师的动作。

  武老师请林总回过身来试茶。林总端起品茗杯把茶喝了。

  喝了茶,林总打过话筒,面对大家:“红茶我接触的不多,这两种红茶的香气和口感我以前没经历过,茶这东西太深了!但心想感觉还是有的。”

  “你就说吧,别客气了。”有人催促。

  林指着杯子说:“我只能说说感觉。”

  袁晨问:“林总你感觉以前喝过这类的茶吗?”

  “我喝过红茶,但是不熟悉,这两款茶似乎不是中国的红茶。”林总。

  “那更好了,没喝过的茶,你来评茶,更考验水平了。”袁晨说。

  观众席的人表示同意。

  “有道理,评价自己熟悉的不算本事,拿到一款不熟悉的茶,能评价才是本事。”有人私下说。

  林总:“两款茶档次差不多,1号茶比2号略差一些,相比之下,香气锐度差一点儿,口感稍薄略微发涩。”

  林总想了想继续说:“2号茶的香气和口感都很不错。这两款茶的市场价格一斤的报价在500到600元之间。”

  打开碗盖让我看。我看一个是红碎茶一个是红条茶。

  武老师说:“1号茶是红碎茶,斯里兰卡的红茶,2号茶是红条茶叫阿萨姆,是印度产的。价格判断也是对的。”

  人们的好奇心来了,“你是如何评价自己没喝过的茶?”

  林总说:“也需要一个评价体系。”

  “能不能具体说说?”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