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林总的讲座(继续)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茶叶子,就是那个植物得叶子,是苦涩的,如果在野外,遇到这样的味道,估计就不吃了。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看小朋友,小孩子是比较本源的状态。

  你要是让小孩子喝苦味的茶,他们是不喝的,有的白茶偏甜味。还是会喝一些的。即使家里福建的做茶(茶商)的小孩子,也不爱喝茶。

  我也遇到过,小女孩三年级,她家长也让她喝茶,没准迫于家长的压力,她也喝,等没别人的时候,我就问她,她自己说实话是不爱喝茶的。

  这也反应了,本能接受的口味在饮料方面还是甜味,更容易被让接受。

  甜味和香气比较容易被接受。

  还有一种是:有的人喜欢苦味的。有些云南的茶,就是苦底子的茶(比如老曼峨,云南的普洱茶就分为苦底子,甜底子的茶)。

  关于苦味,我自己有一个亲身的小例子。

  2015、或者2016年夏天,6、7月份的样子,我下午4、5点钟做共交车回家,路上花了一个多钟头,后来堵车,BJ堵车还是蛮厉害的。

  我坐的座位还是被西边的太阳照射,冒汗,心里也上火了。手里正好拿着一杯茉莉花茶,泡的时间长,味道苦,我就喝了,当时,感觉那个清苦,心里还是有凉意的。

  这个凉和喝了一个“冰镇饮料”是不同的,有的人体寒和冰凉的饮料反而难受。

  苦味、苦瓜是清火的,到了某种环境、情况下,人是愿意吃苦味食物或者饮品的。

  你想坐了一个多小时汽车,又遇到堵车、前边一大长串车,还是西边太阳晒着。人也热,也出汗。

  通常有三个选择,喝水、喝冰镇饮料、喝苦味茶。

  出汗要补水、降温,喝水、喝冰镇饮料都可以。喝茶更感觉心里凉快(去心火),还是不仅仅降温。

  喝冰镇饮料,碳酸饮料打嗝可以把热量带走,有降温的作用,但是有的人会感觉胃里堵,不是很舒服。

  中国人有一句话:不苦不涩不是茶。

  苦味可以降火气,可以去火,醒脑,感觉头目清醒。

  苦味还有刺激性,可以刺激人体机能运作,就是把人搞得精神了,典型案例是咖啡。

  大西北,甘肃还有一种罐罐茶,就是熬煮得特别苦,茶的汤汁很浓缩,甚至粘稠,罐罐茶是苦苦的茶,但人们喝的也正是那一口苦,人们需要的也正是那一口涩。几口苦茶下去,馋解渴亦解,怀舒情也舒,什么心中块垒,什么挫折打击,什么辛酸难过,都被这几口苦茶给冲走了、淡化了、融解了、淹没了。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容易接受这个苦味,包括咖啡也是这样,“阿拉伯的劳伦斯”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写过一本书叫《智慧七柱》,他去阿拉伯得沙漠里,那些阿拉伯得王子就喝苦咖啡,咖啡当时属于奢侈品。贝都因人。提神、也可以补充能量。

  云南生普也有类似现象。我自己喝过云南做茶的农家菜茶——生普,就是这样,人要是劳累,劳作之后喝这样的茶是比较合适的,人也愿意喝。

  通过比较难以回答的就是为什么要吃这个苦味?

  你一个人待着好端端的,不太接受苦味,如果代入一个实际生活场景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吃苦味这件事情了。

  大家说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这也是一个场景下,使用茶叶的案例。并没有说味道如何如何。

  从这个例子,就看出,茶叶药用价值才被引进生活的。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