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章 遇到林总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的语言是谦虚的,其状态还是没有表情的,很难看出她的态度。

  袁晨不解的是,她这样中立,为什么刚才和武老师讲话的时候,倾向性相当明确。感觉她和武老师有矛盾似的。

  “你评价1996年的普洱茶还是蛮准确的。”袁晨认真的说。

  袁晨自己做茶有几年了,虽然生意一般般,但他自认为对茶还算了解,水平也不错。今天林总在评价1996普洱茶是事情上高于自己,这无意中刺激了袁晨的自尊心。

  他刚才一上楼看到林总,想再进一步试试林总的水平,所以过来搭话。

  “我对茶了解的不多,偏巧96年的普洱茶以前接触过,瞎猫碰到死耗子,蒙对了。袁先生不要介意。”林总面无表情的说。

  “因为跨越97年,当时很多香港人心里不踏实,就收缩生意,所以96年云南普洱茶的销量差,你去茶博会一看就会发现,老茶里面1996年的普洱茶比较多,因为当时没卖出去,都是存货,现在当老茶卖。”

  在多数人眼里林总算是美女了,袁晨感觉她有点奇怪,她给人一种。。。,你更多的会忽略其性别的感觉。那个劲儿有点像英国女作家伍尔夫。这是目前袁晨对林总的整个感觉。

  “老茶水深,少碰为好。”袁晨感慨的说。

  他忽然想起来高峰论坛的专家里面有个叫林兵的,会不会是这个林总?

  “下午的论坛,有您的讲座?”袁晨问。

  林总迟疑了一下说:“对,也是赶着鸭子上架,主办方都是都是朋友非要让我说几句话。直说吧,他们想让论坛更热闹,想出现更多不同的声音。”

  “估计你也看出来了,我的观点肯定和武老师他们学院派的不一样,每次茶博会上经常搞什么高峰论坛或者行业内对话,都是圈子内的熟人互相捧,你好我也好,没意思,观众早就不爱看了。”林总。

  袁晨点头称是。

  “这次他们非要把我这个另类思维的拉进来,说是多元化。其实观点不同就有冲突,观众才爱看。也是个吸引眼球的办法。”林总。

  袁晨想起刚才林总和武老师的互怼。

  “您怎么看待茶?”

  “茶要从茶汤的结构来看,不能以文本、书面知识为起点。”林总说。

  袁晨:“结构?”

  “事物都是有结构的,你看。。。,我在看阿加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林总拍了拍她的书。

  袁晨说:“林总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小说里面,受害者被12个旅客共同谋害了,这十二个人是有配合的,有的人为对方提供不在现场的证明,有的人提供虚拟凶手的证据等等。都是一体化的,互相支撑。而且这12个人模拟的是12人陪审团制度,这是法律层面的基础。”

  袁晨点头。

  “横向类比,1996年的普洱茶,这个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