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章 试岩茶(1)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绿褐色干茶跳进白瓷盖碗、发出很轻微的金属碰撞声。做水,煮水、水开。

  女老板右手抄起水壶,左手揭了盖子,倾斜水壶,冒着热气的水流成斜线向下,冲出壶嘴,准确冲击盖碗里的茶叶,一击之下,干茶苏醒。

  热水没过茶叶,干茶打开叶面,顿时辛锐的香气从盖碗扑出,直入人的鼻窍。

  盖严杯盖,2、3秒钟后,快速出汤,琥珀色的茶汤冒着热气,茶汤倒进公道杯,再斟茶入品杯,品茗杯都有茶了,三人举杯试茶。

  女老板想试试袁、冯的喝茶水平:“口感还合适吧?”

  冯子明撇嘴:“老板你这款茶,给不经常喝茶的人还行,我喝就感觉没劲儿了。”

  这话一出口,女老板、袁晨都知道冯子明的底细了,他喝岩茶多,但接触的岩茶风格趋同性大,对不同品类的了解少。

  好似只看过故事片的观众,有能力评价影片故事情节的好坏。见到艺术类、缺少故事情节的电影,就不知道如何评价了。只能不自觉的继续沿用评价故事片的办法。现在冯子明评价岩茶遇到的局面也类同。

  “我倒是喜欢这柔和的感觉。”袁晨说。

  冯子明马上瞟了袁晨一眼,刚才选茶叶泡袋就和自己扭着劲儿,现在喝茶又抬杠?什么意义。

  袁晨没有抬杠的意图,冯子明评茶确实差个档次,热水冲击下,盖碗里辛锐的香气已经出来了,说明这款茶是比较有“劲儿”的,第一道水出汤快,茶的内质来不及完全发挥,结果茶汤表现柔和。

  冯子明关注到茶汤的情况,没有意识到应该把茶汤的汤感和香气做对比分析,找差距,进行综合评价。

  第一道水,茶汤味道淡,汤的醇厚度不够,所以冯子明说“没劲儿”。仔细品味茶汤,汤中有一股“韧劲儿”,袁晨喝茶更专心,能够捕捉到这个特点,才说喜欢茶汤的柔和,只是他用词不恰当,精确说柔和是有韧度感,外柔内刚。

  干树枝水份多,硬且脆,容易这段。含有一定水份的树枝,有弹性、柔韧,不容易折断。眼前的茶汤就是柔且韧。

  女老板解释:“试茶和认识新朋友一样,先试探一下,看看对方的脾气秉性,让茶缓缓劲儿,慢慢的显露自己的脾气,继续喝。”

  她连泡了两道水,茶汤的味道出来了,甜味、岩茶特有的烟味、果香都泡出来了。

  第三道水的时候,女老板斟茶,说:“现在这茶的味道泡出来了。”

  冯子明端起品茗杯,啜茶。汤在口腔里跟着吸入的空气流,在口腔里形成立圆旋转,转了两圈,汤与上颚、舌头充分接触,咽下。汤中的甜味、烟味、果香都在口中挥发,味道足,冯子明点点头。

  袁晨感觉女老板为了迎合冯子明,把茶泡坏了。根据这款茶柔和的特点,在2、3道水应该水温低一点,在95度左右的水温冲泡更合适,此法不会冲散汤里的“架势”,单一的追求味道,把汤打散了,损失这款茶汤的一个主要特点。

  5、6道水也是高温泡茶。

  茶汤里的味道出现弱化趋势,袁晨估计女老板要换茶了,几道开水把茶的“掏空了”,她只能换茶。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