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芙蓉鸡片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豆腐、炒油菜、炒西兰花,芙蓉鸡片。米饭盛上,碗筷摆好。

  关明:“都是家常菜,随便吃,别客气。”

  袁晨和林总动筷子开吃,关明先夹了一片芙蓉鸡片,才吃了一口,就把筷子撂下了。

  袁晨嘴里还含着豆腐呢,不方便说话。只是看关明。

  关明问林总:“这是谁做的。芙蓉鸡片怎么成这样了?”

  袁晨急忙咽下豆腐,把嘴腾出来问:“关老师咋了?”

  林总看看关明,不说话,夹了一筷子鸡片放在嘴里尝了尝。“火候没掌握好,欠一点,是小侯炒的。”

  “把他叫来。”关明吩咐。林总放下筷子,很快把小侯带进来,袁晨一看,原来小侯就是刚才提木桶米饭的那位。

  “师傅有啥事?”小侯见关明绷着脸,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小声的问。

  关明:“芙蓉鸡片你重做一份。”

  “是。”小侯明白了,立马答应,走到桌子旁边,双手端起芙蓉鸡片,扭头出去了。

  刚才袁晨也夹了一筷子鸡片,尝尝感觉味道还行,关明老师因何不高兴。他想问,打听人家师傅和徒弟之间的事情也不合适,话到嘴边就改口了。

  “关老师,您生气啦?”

  这个问题有点唐突,把关明逗笑了,“刚才是给那只小侯子脸色看看,算是惩罚,我没生气。。。哎,早就过了生气的年纪了。”

  关明:“你们吃饭,别影响你们。和你们没关系。”

  关明说:“说点下饭的事情吧,我这个芙蓉鸡片可是拿相声换来的。”

  “这。。。怎么换呀?”袁晨感觉关明就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手里的事情背后都有典故似的。

  “北京有个翠华楼,山东菜的馆子,最早看在王府井。我以前住在东总布胡同,周日我没事呀,就在院子里给大伙说相声,时间长了,一条胡同的人礼拜天下午,都到我们的院子里听我说相声。有个姓李的厨师傅,就是从翠华楼退休的,老来听我的相声,一来二去我们就熟悉了,他也想学一段相声没事自己说着玩,我就教了一段《珍珠翡翠白玉汤》,作为回礼、互换,他就教我芙蓉鸡片。芙蓉鸡片这个菜,很考验功夫和耐心,就成了我们练的基本功了。说相声的基本功一个是泡茶、还要一个就是这个芙蓉鸡片,吃喝就是基本功。”关明说。

  “您说的还挺新鲜,我第一次听说。怎么叫‘芙蓉鸡片’呢?”袁晨问。

  “这道菜最初是用红根的香菜、白杏泥和

  红胭脂、黄栀子调配上色,炒出来色与形像荷花,所以叫‘芙蓉鸡片’。到了元代,它是宫廷的珍馐。后来从宫里传到民间,到了民国初年,做法就变了。那个李师傅教我的就是这个作方,要选用鸡芽子,也就是鸡里脊,把鸡肉剔去筋膜,用刀背砸成泥茸,然后一点儿一点儿地兑上鸡蛋清,顺一个方向搅匀成糊,舀入温油,上锅滑成鸡片,再用好汤、姜汁、白糖、精盐、味精勾芡,上锅颠几下就出锅。这道菜关键是火候,炒出来色要白,形态要雅致,软滑鲜嫩。芙蓉鸡片费工夫,吃火候,练的就是细节,也磨磨人的性子。”

  “功夫在诗外,都是要打基础的。”林总说。

  过了一会,小侯重做的芙蓉鸡片端来了。小侯请师傅关明试吃,他背着手站在关明对面,眼睛盯着关明,努力观察关明的表情,想知道师傅这次是否满意。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