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八章 垂垂暮年直谏言_空山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翰林院院首裘翁择选出几张上佳试卷,送给宁帝过目,盛赞大宁才华丰茂之人甚多,江山代有才人出。

  许是借着宁帝心情大好,凤麓书院总管大学士蔡老便上前跪下,道:“陛下,方才听得诸位品评今年仕子的文章,确实文辞锦绣。昔日楚离国平宋宗重武轻文,大字不识者都位及宰相,武将无治国之能,穷兵黩武,造反专权,这才酿成立国五年便覆灭的悲剧。要知宰相须用读书人。”

  众臣皆以为蔡老是在称赞宁帝重视文人,皆纷纷点头。

  然而蔡老话音一转:“如今各国初定,咱们大宁也正是用人之际,若论兵力,各大国久战不止,都已疲惫,兵力之差相去无几,而以后各国相较的,便是治国之才了。死一名文人是小事,可寒了天下仕子的心,却是大事啊。”

  先前还点头表示认同的臣子,立时呆若木鸡。

  宁帝面色不虞,道:“蔡老,你说说,什么叫寒了天下仕子的心?”

  蔡老伏地叩了一首,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愈显老态龙钟,但那一身脊梁却铮铮:“枉顾科举不以门第出身论人之规矩,又查点字句之破绽以罗织罪名,这便是要寒了天下仕子的心!”

  珍墨馆静若无人,只听得蔡老的声音回荡在馆中。

  “我大宁地处富饶之境,周围诸国皆虎视眈眈,今日便有仕子罢考,明日便会有仕子起义。我大宁江山还需这些有才能之人去守,去护。若是科举考试的规矩形同虚设,便是助长买官之恶习,从武之风潮。今日朝廷利用诗句之深远意境,恶意编织罪状,试问今后天下何人还敢再写诗?还敢再作文?这不是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不是要将我大宁推向不可回旋之境地,又是什么?!”

  “不仕无义,科考之公正,不可废也,君臣之义,亦不可废也。臣已耄耋之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今日谏言,皆是臣肺腑之言,与旁人无关。但良药苦口,为人臣者,当以远计,还请陛下三思啊!”

  蔡老面伏于地,涕泪不止。

  蔡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此番话便是触犯了陛下的逆鳞。

  众臣皆不敢抬头去瞧龙座上之人,皆垂首束手,不知该如何打算。

  卿如许望着蔡老的背影。昔日尚在凤麓,也是蔡老不计较她女儿之身,公正看待她的所有,给予她不输于男子的一方天地,亦维护着她作为一位读书人的气节。

  听闻昔日蔡老也曾拦下弟子季方盛在殿前失言,她今日才知道,蔡老只是不忍看到年轻的弟子以身赴死,才拦了一道。可若要入地狱,他却当仁不让,故而今日他才会站出来,言辞激荡,直指皇帝之过,敢为天下先。

  这般文士,才堪作文人铁骨。

  在这样的鸦雀无声中,人们似乎已经看见,无形的刀刃似已悬于这个以死谏言的文士身上。

  已无人再敢站出来了。

  卿如许静静听罢,深吸一口气,抬脚便要迈出——

  似是在一片死寂的静湖中,掀动了一丝涟漪。

  宁帝的目光已经随之转了过来,即将望向那掀起涟漪的方向。

  然而此时,人群中又有人立时迈了一步。一个身影挡在了卿如许的前面。

  男子的身形高大一些,正好完全遮住了她。

  是三皇子,承奕。

  卿如许身边的南宫连忙拽了她的衣袖,向她递来眼色,示意:不可。卿如许只好悻悻地收回了那一步。

  众人见得此时居然有人还敢再站出来,也都是一惊,纷纷看向承奕。一起看书网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