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3章 大德意志的暴力美学(一)_第三帝国之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

  集结了强大的炮兵力量后,海因里希上将更是拿出了古老的一战式打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打破堑壕战带来的僵局,进攻发起方在发动步兵进攻前,往往要对敌人的阵地进行长达三四天甚至是一个星期的炮击,用以削弱敌人工事的防御能力。

  面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海因里希上将最终决定,将炮击时间定为六天,炮击结束后再发动步兵攻击。

  炮击的第一天,德国空军的第八航空军战机出动多达1500架次。

  地毯式轰炸将塞瓦斯托波尔西南角的苏军机场炸成了月球表面,全部起飞迎战的70多架苏军战机迅速淹没在德军护航战斗机的绞杀中。

  战斗的第一天,德国空军便取得了战场上绝对的制空权。

  随后的日子里,没有了敌人空军的骚扰,德军炮兵部队的行动大胆而又狂热。

  he111式和ju型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平稳地飞行在空中,扔下的50千克和250千克炸弹一米接着一米覆盖敌人暴露在地表的阵地。

  战斗轰炸机则俯冲而下,在苏军绝望的注视中扔下500千克甚至是1000千克炸弹,随后又掠过地面,用航空机枪和机炮进行扫射。

  地面上,高炮手们则将88毫米高射炮推到阵地前沿,采用直瞄射击的方式向对面敌人各种暴露在外的观察孔、射击孔进行炮轰。

  “有88炮在,俄国人别想对外面探头。”

  20日夜间,德军的炮击短暂的停止,战场上的特别来宾,v1和v2火箭闪亮登场。

  前半夜用v1,后半夜用v2,每隔二十分钟一枚,让俄国人睡不好觉。

  谨记陈道的教导,隶属于武装党卫军系统的火箭部队干起了夜间打黑炮的脏活。

  由于误差的太大的原因,v1和v2火箭发射之后,即使是用同一个发射架射出的飞弹,就连射手们都无法保证会落到哪里,总之只能保证落进要塞的城区内。

  没有规律的落点,反而让火箭起到了指东打西,指南打北的奇特效果。

  二十一日上午,另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姗姗来迟,加入这场围歼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行动。

  这支部队正是陈道率领的拥有一个炮兵军火力的联合舰队。

  以兴登堡号战列舰上的406毫米舰炮领衔,380毫米、203毫米等各型战舰主炮,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最南端的“马克西姆高尔基2号”炮台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21日整整一天,德军炮兵向俄军阵地上倾泻了数以万计的炮弹。

  夜间,v1和v2火箭拖着明亮的尾迹,再次满怀恶意地将噩梦带给要塞内的守军。

  22日下午,经过大半天的行军,“波兰总督卫队”重装甲旅抵达克里米亚半岛西南角的巴拉克拉瓦港北部。

  看到广阔的耕地,绿意盎然的庄稼地,派普少校不禁感到热泪盈眶。

  终于走出山谷了,对于一支重装甲部队来说,山地地形是最讨厌的作战地形之一。

  正沿途欣赏周围的景色,一声突如其来的巨响冲进派普少校的耳朵。

  “嗡”耳鸣的声音不停在脑子里回荡,派普少校皱着眉头看向公路右边的树林。

  黑灰色的硝烟笼罩在树林翠绿的枝叶上空,公路上向右分出了一条岔道,很明显,岔道的尽头有一个大家伙隐藏在树林中。

  派普少校疑惑的目光紧盯着树林,到底是哪个大家伙藏在里面

  第三帝国之鹰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