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题_19_第七种生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襄早前来过这里四回。

  这片小区在九十年代初建造,里面没有什么绿化,也没任何休闲设施,西面那一排疑似随意搭建的两层楼还是一家宾馆。

  毕竟已经有将近三十年的历史,它的衰老和破败在情理之中。

  就像病房里的老人一样。

  顾襄说:“十二岁以前的我,生活肯定是两点一线,每天家和学校来回,这里就是起点。”

  高劲问:“你之前来过这里吗?”

  “来过。”

  “没有印象?”

  顾襄摇头,“我来过四回,几条上学的线路我反复走,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高劲斟酌道:“你之前说了三条线路,每条线路的车程都超过三十分钟,范围太大。一般情况下,记忆宫殿应该是多大的?”

  顾襄跟他解释:“我需要记忆的数据量很庞大,所以实景桩的数量绝对不会少。”

  她觉得高劲是懂得一些记忆训练的基础知识的,毕竟他能说出实景桩和数字桩这种专有名词,所以她并没有在词义上费口舌。

  “单凭一两个房间绝对不够我用,马路上随便一棵树,一个垃圾桶,都有可能成为我的实景桩。”

  高劲环顾四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视线所及的东西,比如电线杆,都有可能在你的记忆宫殿里?”

  他一点就通,顾襄有了说的欲|望。她点头:“是,随便一件什么东西都有可能被我作为了记忆桩。”

  三条线路,十多公里的覆盖范围,有些超乎高劲的想象:“这个工程量……确实庞大。”

  “但是,因为大脑过桩需要一个连续性,所以我的实景桩也不会天上地下全部覆盖。”

  高劲好学不倦:“什么叫过桩需要连续性?”

  顾襄指着垃圾桶给他打比方:“如果我把垃圾桶作为一个实景桩,那——”她指着路灯顶上,“我就很难再把这个灯作为实景桩,也很难再把那栋房子作为实景桩。”

  她拿出手机,打开**,让高劲看。

  手机握在她手里,高劲需要靠近她才能看清。距离贴近,他低着头,稍稍侧一下,就看见了她的眼睫毛,还有额边柔软的碎发。

  顾襄很认真地给他上课,“**里,现在有垃圾桶,如果我想看路灯,就要把手机镜头朝上。”

  她对准路灯,然后又转移到对面的一栋建筑,“我要是想看那房子,在这个画面里,它是不全的,我需要把镜头拉远。”

  “在我们的视线中,这些东西忽远忽近,忽大忽小,忽上忽下,而大脑过桩需要一个连续性,就像我把手机镜头平移,在这个过程中看到的画面,才是最好的桩子。”

  她说了那么多,耳边始终安安静静,偏过头,她见高劲正看着她的手机,便问:“你听懂了吗?”

  高劲看着她的眼:“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所以,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只要你能确定你当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