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暴风骤雨之二:工业革命(下)之花_1625冰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晓五年秋初,天津卫大沽港。

  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孙德馨站在刚落成不久的瞭望台上,看着远处浩渺的大海以及近处安装了两台蒸汽机的码头,一时有些恍惚。

  都水清吏司、虞衡清吏司、营缮清吏司、屯田清吏司号称工部四大司,在大夏朝自然没有屯田清吏司,不过前三者都保留了下来,都水清吏司主管河道、海塘、江防、沟渠、水利、桥梁、道路工程,相当于后世的交通部。

  而虞衡清吏司主管度量衡、国家管辖的矿山、作坊。

  假如将全国的交通比喻成一张网,那么都水清吏司便主管网上的线,而网上那一个个点的建设就属于营缮清吏司。

  除了都水清吏司郎中是孙德馨外,虞衡清吏司郎中是陈文光,而营缮清吏司则是刚刚从投降文官里选拔的原兵部武库司主事成德。

  孙德馨来到大沽港,自然是因为尼堪从去年夏末发起的“环渤海港口建设运动”。

  所谓“环渤海港口建设运动”,实际上是准备将旅顺港、娘娘宫港、锦州港、芝罘港、大沽港重新定位、规划、疏浚、营造,这几个港口在大明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制,不过按照大夏国的眼光,多半是不符合要求的。

  在山海关刷下来的投降大顺军、大明降兵约莫一万余人全部被海军接受后,在海上训练三个月后,又有约莫一半被刷下来了,这些人正在彷徨无计之时,工部下属的建设总公司来了,一番鼓动之后,这些人又多半加入到了这个所谓“公司”。

  建设总公司以平均两枚大夏银币每月的薪饷成功将他们吸引过来,按照那建设公司的说法,如今大夏境内,一石上好的脱壳粟米也就是两枚银币,约莫一两银子,这样的薪饷还是颇让人动心的。

  建设总公司一下子涌进来约莫四千人,看似来势汹汹,实际上,此时,大夏国在整个三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修水利的活动,都是建设总公司的带领下进行的,当然了,除此之外,修葺官道、码头设施也是重点,而环渤海诸港更是重中之重,大沽港则是最为重要的。

  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离渤海还有约莫三十里远的大沽港彻底修建完毕了。

  此处,经过挖掘、疏浚,在卫河的北岸已经成功修建了一个向北凸进去的深水码头,该码头除了朝向卫河的那一处没有码头,剩下的三面都可停泊船只,南北长约两百米,东西宽约一百米,都用上了此时依旧有些珍稀的水泥。

  港口平均水深十米,完全可以停泊此时任何一种船只,由于向北凸进,从东面渤海涌进来的潮水对港口的影响不大。

  而在北面,还设置了两个拥有蒸汽机的吊装泊位,那是专门给两千料以上的大船,比如大夏国如今航行在大海上的货运主力信天翁号准备的。

  说起来也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