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东边的消息_1625冰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浏\览\器\搜索

  \.+\可/以快速找到你在本站看♂的书.+

  上都新城西门外二十里。

  林丹汗西迁后留在此地镇守的多罗特部珲台吉绰克图匍匐在地上,他也是之前与谭泰一起镇守西路的蒙古骑兵统领。

  此人倒是清醒得很,林丹一走便立即向皇太极派出了联络的使者,平白辜负了林丹对他的信任,皇太极大败后又毫不犹豫投靠了尼堪,妥妥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与他一起匍匐在地的自然还有控制西察哈尔、北察哈尔广袤土地的上都镇守使萧阿林。

  还有一人在迎候尼堪,不过他却是单膝跪在地上。

  曲承恩,上都城两千步军的统领,也是察哈尔省的巡抚。

  尼堪这边没有这许多讲究,曲承恩曾是毛文龙麾下有名的“三游击”之一,不过并没有加入到毛大帅的义子队伍,又是在朝鲜的几名汉人领袖之一,也有一定的行政能力。

  于是,在察哈尔这样没有多少汉人的地方,尼堪便没有委派专门的文官来打理,这样的巡抚有两个任务,一是管理境内的城市,目前只有一个,那边是上都城。

  第二便是收税,也就是北察哈尔的一万多户、西察哈尔的两万多户,总计三万多户供养上都城的这五千步骑。

  当然了,既然是新建的大城,工坊、学校、商铺一个也不少。

  原本属于绰克图的工匠全部迁到城里做工,加起来也有三百多户,学校也是继续招收十二到十五岁的孩童,食宿全部免费,赤塔的学校如今渐渐地变成了一个类似后世师范学校的学校。

  最优秀的学生全部派到其它城池的学校担任教师,次一点的则分别拨到军中、各行政机构。

  按说以漠北漠南如今的状况,最优秀的学生应该进到工坊、军中才是,不过最终尼堪还是力排众议做出了如今的安排。

  当然了,每一处的学校都只有千人的规模,牧民的子女想要入学还是需要挑选的,家里有常备军的免试入学,其他的则需要经过面试。

  草原上的人不像明国,如果不是科举的通道,让他们视为劳动力的子女去读书多半是不会同意,草原上的牧民心思很简单,如今正是阿斯兰大汗当道之时,将自己的孩童送入大汗的学校,自有亲近、依附之意。

  至于商铺,如今的山西、京畿一带的商人已经大量进到草原了,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这样的盛况还得等到满清一统中国之后才行。

  几大家商户都在被尼堪视为“省城”的城池开设了商馆、货栈,他们除了每坐等牧民上门购货,还定期带着马队下去贩货。

  如此一来,商人们不赚到了钱,也大大方便了牧民。

  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这都是阿斯兰大汗带来的——稍微有点头脑的牧民都会这么想。

  用曲承恩来制衡萧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