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诏对(下)_1625冰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25冰封帝国

  “好了,这一节朕已经知晓了,刑部”

  刑部尚书是范文程,他赶紧上前说道:“陛下,刑部没有太多值得陛下关注的大事,不过……”

  “哦?”

  “陛下,以前在明国,若是在地方,比如县域,典史负责侦查、缉捕、起诉一事,而县令负责审理、判决,大案、要案府、省、中央逐级审核”

  “大夏国建立后,实施的是按察使一手抓,若是在县域,按察使下面分设缉捕、起诉、审理三处衙门,县令复核,大案、要案分情况报到府、省、刑部三级”

  “微臣自担任刑部尚书以来,查阅过大量的卷宗,虽然我国政治清明,但依旧有一些徇私舞弊的案件,多半是县令、典史勾结起来作案的,在府一级,则是知府与同知勾结起来的,而在省里,则是布政使与按察使勾起来作案,虽然罕见,但也不能不说完全没有”

  “记得以前陛下曾经说过,等到天下完全太平,治理成为首要任务时,就要将刑侦、诉讼、审理分开实施,眼下微臣认为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故此,建议分开实施”

  “具体说说吧”

  “是,陛下,微臣以为,以县域为例,典史本就负责刑侦、缉捕、维持地方平安诸事,权限建议还是放在下面,而为了预防地方像典史、同知这样的官员及其下辖机构是否按照律令的规定实施了正常的侦查、审讯,以及判断是否要实施逮捕、起诉的,可以设置专门部门管辖,该部门建议由中央从上至下设置,由中央统一管辖,但其相关人员的薪饷、子女教育还是放到地方安排,由地方赋税统一支付”

  “设置专门的审理机构,由此机构判定是否犯法,如果是,就要判定需要进行何种惩处,比如坐监、罚款、斩杀、绞杀等等”

  “无论是起诉还是审理,都视情况由上一级对应机构进行复核,直到最高机构”

  “你想好了这些机构的名字吗?”

  “陛下,微臣倒是想到了一些,以往,御史台几乎是主理起诉一事,而大理寺专司审理,故此,职部建议在县以上地域设置专门的独立于行政机构的御史台、大理寺分支机构,这样一来,比如在县域,典史负责刑侦之事,御史台分支机构负责是否起诉,大理石分支机构负责审理,就不要在以县令为长官的衙门里一起搅合了”

  “算了”,尼堪也意识到了此事的重要性,“中央设置御史台,专司起诉、监察刑部之责,设置大理寺,专司审理案件,刑部保留以前的侦查、审讯、缉捕事宜”

  “御史台、大理寺地位与刑部平齐,御史台的上官叫御史中丞,大理寺的上官叫大理寺卿,都享受正二品的待遇”

  “在地方,县一级,设置公安局,局长由典史兼任,对应刑部职责,设置检察院,对公安局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