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5章 第二次会面_走出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此。

  “既然如此,蔡先生为何不自己出面买下洛克菲勒大厦?”凯瑟克问道。

  “当初收购华美达酒店之际,却因为房地产市场的暴跌,损失惨重。”蔡致良说道:“在北美经营房地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定技术操作,而天门置业目前还仅限于亚洲,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对于蔡致良的说辞,凯瑟克也较为认同,怡和开拓北美市场之际,同样栽过跟头,天门置业的实力就更一般了,不过还是质疑渣打银行的能力,道:

  “渣打在北美有这个能力吗?”

  “渣打银行的业务范围确实主要在亚洲,如果怡和不认可渣打银行的话,花旗银行与富国银行也行。”蔡致良适时展示自己的实力,道:“我在富国银行有不到一成的股份,花旗银行少一些,仅有5%左右,都可以为怡和提供必要的协助。”

  “看来,蔡先生是吃定置地公司了。”凯瑟克忽然冷笑道,虽然有些震惊于蔡致良的实力。朖

  “凯瑟克先生此言差矣,我并没有吃定置地公司的实力。”蔡致良说道:“置地公司犹如一个烫手的山芋,无论在怡和的控制下,还是被金河所收购,皆不免为其他财团所觊觎,所以有必要分拆成两家公司。如果有100%的收益,敢冒风险的公司很多,但是如果能够减少一半的收益,那么这样的公司就会减少很多。”

  “又该如何拆分呢?”凯瑟克进而问道。

  “置地国际公司保留海外业务,这是毫无疑问的。”蔡致良说道:“置地香港公司限于港澳地区的业务,占六成以上的资产,并保证两家公司资产价值基本对等。”

  完全按照业务地理来拆分置地公司,必然无法为怡和所接受,毕竟置地公司的主要资产价值还是在香港,怡和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全放弃。

  所以蔡致良采取了折中的方案,怡和可以选择性保留部分港澳地区的资产,不能超过4成,毕竟近些年置地公司在海外的投资也不少。

  自从股灾时候,置地公司陆续出售香港的资产,累计超过150亿港元,以进行海外地区的资产并购,主要在英国,澳大利亚,北美等英语区,这也是蔡致良提及纽约洛克菲勒大厦的缘故。

  毫无疑问,不论是金河投资得到置地公司,亦或是怡和收购洛克菲勒大厦等北美地产,都将是双赢的结局。朖

  当然,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说不准的,凯瑟克更关注的自然是当下,听蔡致良并没有完全将置地赶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意思,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正如蔡致良所分析的,凯瑟克需要权衡当前的形势,随着金河投资的介入,持股量已然达到10%,超过1988年四大财团全面收购置地时的8%,置地想要安然退出香港市场,大概率是不可能了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