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 6 章_太子妃每天想和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下个月秋猎,再进宫与她们叙旧。”

  赵晏轻叹一声:“皇后娘娘和公主殿下待我甚好,我应当亲自拜谢。而阿爹说的不舍我早早出阁,却只是在外人面前哄我开心,实际并不做数。”

  “怎会?”赵景明清楚女儿的性子,知她说笑,并无埋怨之意,仍郑重解释道,“正因不舍,才希望给你找个知根知底的夫家,若是熟人,就能商量着先定下婚事,晚两年再让你过门。”

  念及此,不免遗憾:“濬哲是个好孩子,可惜你们没有缘分。”

  赵晏无奈:“阿爹,人家颜公子都已经成亲了,您怎么还念念不忘?”

  赵景明口中的“濬哲”,是出身琅琊颜氏的世家子,其祖父梁国公乃三朝元老,父亲官拜吏部尚书,姑母正是当今皇后。颜尚书年轻时与赵景明交情颇深,期盼将来能做亲家,便定制了两把一模一样的小匕首,各自交给儿女作为信物。

  然而颜濬哲从小沉迷书卷,对习武兴致缺缺,还没等到颜尚书告诉他这匕首代表什么,他就趁某次进宫,瞒着父亲把它送给了自己的表弟、当朝太子姜云琛。

  待颜尚书发现,东西已经转手,他这做舅父的又不好再与太子讨要,一时颇为尴尬。

  此事仿佛一个预兆,颜濬哲和赵晏终究没能如双方父母所愿结成佳偶。

  虽说赵晏身为公主伴读,从小接受宫廷教育,论及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不输任何千金贵女,而颜濬哲芝兰玉树、文雅谦和,是京中鼎鼎大名的才子,两人看似金童玉女、天造地设,但性情、喜好却南辕北辙,小时候见过几次面,从来玩不到一处,长大后更无半分亲近可言。

  两家父母皆为通情达理之人,见状也不强求,口头约定的姻缘就此作罢。今年初,颜濬哲娶了太府卿荀家的女儿,那小娘子娇柔温婉,是他亲自求来的良配。

  颜尚书的信传到凉州,赵景明与裴氏感慨之际被赵晏听到,再三追问,才得知还有这段往事。

  赵晏颇有几分庆幸。她对颜公子本人并无意见,但却从没想过嫁给他。

  ——对武艺一窍不通,连骑马都不熟练,完全不是她理想的夫君。

  她唯一介意的是那把匕首,当年她从父亲那里得来,一直视作宝贝,谁知竟是“定情信物”。

  偏偏另一把还阴差阳错落在太子手中,导致她初次进宫时与他产生误会,从争执到拳脚相向,闹了个大笑话,着实丢人现眼。

  赵景明见女儿的脸色有些古怪,只当她不喜欢和颜濬哲牵扯在一起,便收起心中惋惜:“行,阿爹不说了,天下好男儿千千万,还怕我的晏晏觅不到如意郎君不成?”

  他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令下人去传午膳。

  赵宏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早就好奇得抓心挠肝,眼下终于逮住机会发问。

  赵晏如实说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