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收获_大夏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碰上喜好之人,卖个上万两银子完全没问题。

  唉,如此看来,思想这东西,似乎比诗词更值钱啊!

  他忍不住喜滋滋地想道。

  离开荥阳时,他就是穷光蛋一个,然后路上还被缠上了一个拖后腿的,这让他原本以为,自己可能会过上一段苦日子。

  可他没料到,在豫州,他靠剽窃诗词就赚了两千两银子,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而到了天静宫这边,他靠出卖思想,又换来了价值万金的书一堆。

  单从这一角度来说,谋生似乎并不难,可问题是,现在自己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活得滋润吗?

  当然不是。

  若论天静宫之行最大的收获,他觉得还是让自己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也就是趁天下即将大乱之际,来整点事情出来。

  让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少走点弯路的事来!

  具体要怎么做?

  是趁乱造反,统一天下,然后直接跳过资本主义,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国家吗?

  当然不是。

  专业的经验告诉他,如果他打算那么做的话,步子会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不说,还十有八九会把那一目标弄成空中楼阁。

  为啥这么说?

  因为学过初中历史的都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到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的最终社会形态,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就算他勉强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拿等他完蛋之后,这个国家迟早又可能完蛋。

  也就是说,国家是会变的,制度也是随时有可能不变的,唯一能长久流传下去的,是文化和思想。

  这才是他要开始折腾真理社的真正原因。

  思想和文化这东西,一旦被国人所接受和认可,那不管是精华和糟粕,都能延续很长很长时间,并且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区别在于,精华能让民族变得越来越强大,而糟粕只会让社会变得越来越脆弱、糟糕。

  因此,他想做的,就是在文化和思想上去芜存菁。

  而若是论难度,这似乎比造反,打天下,建立统一国家还要难。

  接下来具体该怎么做呢?

  郑经一边清理着道家的这些书籍,一边思考起这一问题来。

  这也是他为啥如此看重这些书的原因。

  因为这是整个道家数百年发展下来的精华与糟粕的混合体。

  而在前舱之内,有人却开始在算计他了。

  “唉,真人送给郑公子的那些书,连我看到后都忍不住妒忌啊。”

  挑事的是德王妃。

  今早再次上船时,诸糅真人就亲自带着天静宫的一些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那些书抬上了德王府的楼船,弄得那些士子们都以为,这些书是天静宫送给德王府的。

  可实际上并不是。

  这弄得德王妃自然有些妒忌,忍不住悄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