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4章 拜师_混在东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贾诩是武威姑臧人,和段颎不仅是同郡,而且是同县的乡党。凉州与内地不同,整个凉州大概只有四十多万人口,也就是相当于内地一个郡,武威郡仅有一万多户,三万多口,相当于内地的一个中等规模的县,而姑臧县就更可怜了,只有两千户,不到万人。

  在一个不到万人的县中,出了段颎这样一个太尉,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荣耀。刘修知道,在贾诩的心目中段颎一直是一个榜样,是一个边地人可以凭着战功出人头地、位列三公的榜样,是乡党中最值是他尊敬的人。

  可是段颎的现状非常不好。因为阿附王甫,他曾经马踏太学,成了太学生们口中的歼佞,他的赫赫战功却没人提起。上次与王甫父子一同入狱,险些被杀,在牢里呆了半年,因为大赦捡了一条命,但是丢了官职。他现在要洛阳闲居,等候复出的机会,但是党人卷土重来,洛阳民议如潮,却没有人提及他。上次张奂提议在太学设立兵学,结果一听说段颎要做兵学博士,那已经选好的三十个士子一哄而散,反过头将段颎一顿臭骂,连带着张奂都挨了批评。

  段颎在洛阳混不下去了,这样的结果对贾诩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贾诩也清楚,他不能出头举荐段颎,一来他的身份和资历都不够,二来他和段颎是标准的乡党,很容易引起别人的非议。贾诩虽然崇拜段颎,但他绝不会为了段颎而伤害到自己的前程。

  “不然,那些死读书的人知道什么,他们生于富庶之地,长于安定之乡,哪里知道名将对于国家的重要姓。”刘修喝了一口酒,淡淡的说道:“只有你我这样边郡子弟,才能明白和那些羌蛮讲仁义是多么迂腐的举动,也只有你我,才能明白段公这样的名将意味着什么。”

  贾诩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他要说的意思刘修已经领会了,剩下的事刘修自然会做好,他也相信刘修有这样的能力做好。他心里涌过一丝暖流,不错,刘修和他一样,都是来自边郡的寒门子弟,他们是一样的人。

  宴后,天子等人离去,刘修恭送到大门口,宋皇后的车驾经过时特意停了一下,撩起车帘看了刘修一眼,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刘修明白她想说什么,无非是希望他能继续为宋家出谋划策,保住宋家的荣华富贵之类。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宋皇后的殷切希望,宋皇后感激的欠了欠身,放下车帘,渐渐远去。

  贾诩骑着马,带着虎贲郎们从他身边经过时,向他拱了拱手,微笑致意。刘修也躬身施礼,两人一笑而别。

  送走了天子一行之后,刘修带着许禇和唐英子回了一趟步云里,把准备拜段颎为兵学老师的意见和卢植商量了一下。他这也算是改投师门,虽然在大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