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2章 飞星_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轻拨,柔软灵动,琮琮琴音缓缓升起,宛如泉水般流淌,又似幽谷之清泉,在轻击着光滑的石头,发出清脆之音,悦耳清灵,令人心神一清,烦恼俱消。

  沈三姐亦是微阖双眸,缓缓将白玉箫抬至檀口,随着口中香气的呼出,悠悠缥缈的箫声由无至有,不知不觉中,在众人耳边响起,与琮琮幽幽的琴声迅速溶入一体。

  琮琮的琴声与幽幽的箫声仿佛织布的经线与纬线,两者一横一纵,共同将一幅清灵的画卷舒展在众人眼前。

  慈福宫中,兽烟袅袅,殿内悄无声息,华美的丝制幔帐亦纹丝不动,宛如无人之空殿。

  杏黄的丝质床帏搭在两旁的金钩中,静静躺于凤榻上的杨太后双目深陷,面色苍白,毫无血色,比枕着的花边头发更白几分,她眉头紧紧蹙起,更显出额头的皱纹,已难看出她当年冠绝后宫的绝代风华。

  此时,她苍白如纸的脸庞却渐渐升起了几分血色,不再如开始时的那般难看,这时服下造化丹约有盏茶的功夫。

  理宗坐于榻前,身侧坐着贾贵妃,一身素雅的月白宫装,娴静而端庄,她柔软雪白的手握着杨太后枯瘦的手,凝望着杨太后的脸庞。

  两人见到杨太后如此反映,皆是大喜过望,理宗忙转身招手,站起身来,示意站于身后的御药院五供奉之首的程高阳过来,帮太后诊脉。

  贾贵妃亦随之盈盈起身,望着杨太后退了几步。

  程高阳轻手轻脚的走近榻前,坐到理宗坐过的绣墩上,仅坐在绣墩的边沿,伸手探脉,丝毫没有忌讳。

  他是历经三朝的老人,身份特殊,不必如寻常御医那般悬丝诊脉、不沾凤体。

  阖目凝神片刻,程高阳缓缓睁开双眼,笑着抚了抚银白的胡须,慢慢将杨太后枯瘦的手放下,细心的帮她盖上锦衾,起身对站于身后的理宗悄声道:“脉相渐趋平和强健,……如此看来,太后她老人家已无姓命之忧矣!”

  理宗点点头,一脸喜意的看着眉头渐舒的杨太后,悄声说道:“看来造化丹确实有效!”

  程高阳无言的点点头,退回理宗身后,他红光满面的脸庞神色复杂,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见到太后已无姓命之忧,离开了鬼门关,他在欣喜之余,越发惭愧,身为御药院的供奉,无力救人,却只能求助于方士道士,实在无能之极!

  贾贵妃静静坐回理宗身侧,玉手又握住杨太后枯瘦的手,静静等待着她的苏醒。

  “嗯……”似是吁气,似是呻吟的声音忽然响起,在寂静的殿内显得颇为突兀,亦极清晰。

  “母后!”理宗大喜,忙自绣墩上起身,探身靠近杨太后,紧紧的望着她缓缓睁开的双眸。

  “官……家……?”杨太后声音干涩,双眸中仍带着迷茫,有些疑惑的望着眼前之人。

  她的双眸深如古潭,虽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