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6章 电话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了声音。

  有了电话,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就更强了,不会出现地方大臣偶尔不听命令的情况。

  以前的封建王朝,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掌控力度其实很弱,皇帝的命令,那些边疆大臣未必会听,皇帝甚至还没太好的办法。

  那些大臣可以找很多的借口,比如面对外国入侵的时候,皇帝要地方大臣对外国宣战,地方大臣直接就能把命令一扔,说道‘圣上那么英明,不可能传这么糊涂的旨意,一定是伪诏’。

  面对皇帝的勤王诏令,又可以拿烽火戏诸侯举例,说这也许是皇帝为了逗妃子开心。

  然后,拥兵自重,在一旁看戏。

  这就是对地方掌控太弱的一个典型例子,而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中还有很多。

  没有电话的时候,地方上的官员,确实可以用类似的借口来抗命。

  有了电话就不行了,到时候总不能说电话里的不是皇上的声音吧。

  而且,就算是地方上的大臣抗命,那么身在中央的吴长庆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并且做出应对。

  电话的作用远远不仅于此,它最大的作用还是在民生方面,解决了远距离即时通讯的问题,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

  当然,现在的电话还没有这么神奇。

  现在的电话只能一对一的通话,即一根电线只能在两头接两台电话机,接入的电话机多了,就无法准确的呼叫自己要通话的对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得靠交换机。

  交换机可以接受和识别拨号机的信号,然后自动传到指定的受话机上。

  这样,一根电话线就能同时传递多道通话。

  通过拨号,才能准确的打到自己要找的人身上。

  只有这样,电话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否则的话,没那么多钱来造电线。

  交换机大华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中,预计很快就会有成果。

  有系统帮忙,大华没有技术瓶颈。

  其科技的发展速度,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狂飙。

  大华日报详细的报道了大华的第一次成功通话,包括过程,内容,以及参与者。

  这些,将来都需要编入历史书中,让人铭记。

  不过,说这是大华第一次成功通话有点牵强,此前科研人员在研究调试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无数次,否则也不会拿到皇宫去献宝了。

  不过,他们这种试验成功的时刻,没有纪念意义。

  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还是应该要留给皇帝。

  于是乎,吴长庆和江宁大营的通话,就被定义成了大华的第一次成功通话。

  很多普通人都对这个电话一头雾水,甚至有点不相信。

  人和七八公里外的人,怎么可能通话,谁的嗓门有那么大,那不成了妖怪嘛。

  那些读了书,了解科学的人倒是相信了。

  不过,信归信,当电话真的出现后,这些人的内心也是相当的惊讶。

  这种科技,实在是太神奇了。

  换做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世间还能有这种神器。

  一些想的比较远的人,已经能够意识到,电话对这个世界的影响。那种效果,光是想想都让人激动。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906章电话)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