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3章 强硬手段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冲击,导致他们失业,但这都是暂时的阵痛。

  这些失业了工人,总能在其他行业找到工作,继续创造价值。

  有的人转行后也许会混的更好,有的人也许会混的不如在码头。

  但是,这些跟不上大华脚步的人,只能独自去舔伤口。

  如果非要顾忌某些工人的死活,不敢大胆的推动机器的使用,那么社会就没办法发展。

  虽然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但结果是好的。

  这让交通部多了一批劳动力,道路的修建变快了。

  而码头上,因为有起重机,也不会耽误事。

  甚至,因为使用机器的缘故,还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让商人更加喜欢来上海做生意。

  如果要考虑那些码头工人的利益,不使用起重机,结果是货物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码头工人赚的也是幸苦的血汗钱,大华道路的修建也会更慢。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劳动力得不到解放,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使用。

  对于那些利益受损的个体来说,这很不公平,人权遭受到了侵犯。但是对于大华这个整体,却是很有利。

  在这次事件中,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倒是发挥出了制度的优越性。

  他们可以不用太在意人权,然后做出最利于发展的决策。

  百姓都是盲目的,给予他们太多的自由,未必是好事。

  要是尊重这些码头工人的人权,他们肯定是一万个不答应官府使用起重机,那样会导致他们失业。

  他们只会着眼于眼前的一点利益,不可能伟大到为了大华考虑,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

  就像后世某个国家的电力系统,非常的老旧,经常出故障,老是要维修。

  政府想要更换新的电线,门都没有。

  换了新电线,那些专门维修电力的工人就要失业了。他们可不会觉得,自己应该为了国家的发展建设,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

  相反,他们大部分都是仗着可以自由游行,然后不断的抗议搞事情。

  对于他们这部分的个体来说,保住工作和饭碗。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却是灾难。

  老化的电力系统,经常引发悲剧。

  后世一些非常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往往有些非常落后的基础设施,当中就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当然,仅仅是一部分。

  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也经历过中央高度集权的时代。为了发展,政府采用过极端的暴力手段。

  大清洗可不止发生过在某个国家,事实上在不同制度的国家里,都有过大清洗。

  有时候,暴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只不过,掌握了世界舆论主导权力的地方,往往能够把这一些历史抹去的比较干净而已。

  但他们也没办法彻底抹去,总有些没法改变曾经。

  一个连基本的权利都没有地方,也好意思说有人权?

  再比如在曾经权力横行的时代里,什么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什么‘风能进,雨能进,就是国王不能进’的私有财产宣言,在权力面前都是笑话。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713章强硬手段)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