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八章 圣人之治_圣道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同样也是《老子五千言》中的经典,陆鸣引经据典,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了它的中心思想。

  所谓圣人之治,就是是排空百姓争强好胜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写到这里,纸业上一阵金光灿烂,生出朵朵金莲,乃是极为罕见的妙笔生花。

  “引经据典,天纵之才!”,众圣的圣念纷纷惊呼起来。

  “我看他一开始写‘圣人之治’的时候,还以为他竟然已经狂傲至此,不负他布衣狂生之名,没想到竟然是有如此文才,佩服,佩服!”

  “好一个‘圣人之治’,虽说这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却颇有治国之道的哲理。”

  “道家学派崇尚‘无为而治’,陆鸣什么时候把治国之道悟得这么透彻了?”

  实际上并不是陆鸣悟出了治国之道,纯属就是经典之中这么写,他就照着摘录过来而已。

  而且,陆鸣也并没有参悟“无为”的精髓,只是觉得这一段和儒家的思想有共通之处罢了。

  “诸位不要说话了,也不怕吵到人家,都安静些!陆鸣的文章还没有写完呢!”

  众圣的圣念议论生怕陆鸣听不到似的,可是到了最后,大家都安静下来。

  毕竟现在是科举时间,如果不小心影响到陆鸣的思路,使得后面的内容欠缺火候,那么前面和后面就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差距。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无疑是浪费了一篇好开头。

  陆鸣继续写着文章,时而停笔思考酝酿字句,时而悠哉地给自己泡一杯茶水。

  文章在胸,琢磨字句可以让文章更加精彩。

  …………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夜晚。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在这里,陆鸣引用了儒家思想,和前文相应,起到一个转折之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这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的道理有相同之处,却又有不同之处。

  写完最后一段后,陆鸣放下了毛笔,懒懒地伸了一个腰:“完成了!”

  文章成后,文曲星突然一个震颤,同时,整个云国的读书人也都听了那个神奇的声音。

  “怎么回事?错觉吗?”

  “莫非是幻听?”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