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调整部署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发出的凶悍作风。所以在一定的时候,需要给他们加把火、升升温。

  对于这样的干部,有时候就需要点一点。但是从根子上,还是要保护他们的这种干部。毕竟那个指挥员,都喜欢执行命令坚决,一点折扣都不打的下级。这是一个优点,但在独立作战的时候,在一线指挥上又经常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毛病。

  所以在对陶净非使用上,杨震一直没有将他放在主要的战场。一般都是部署在配合正面突击的侧翼穿插或是浅纵深迂回,或是放在阻援、掩护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将他放在主战场上的次要方向。

  在这种位置上作战,往往就需要陶净非这样执行命令,一点折扣都不打,却又具备一定韧性的干部。对于杨震来说,陶净非与王效明是优秀的将才,但绝对不是一个帅才,至少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

  在正面的突破或是大纵深迂回穿插的时候,杨震还是喜欢用陈翰章与杜开山,虽然杜开山这个家伙,因为总是搞出一些状况让他头疼。但无疑杜开山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也是杨震需要的。

  而王光宇在杨震的眼中,已经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否则杨震也不会将整个东北战场,交给郭炳勋与王光宇负责。而郭炳勋与王光宇两个人之中,郭炳勋是负责全局以及战略上的问题。真正的一线实际作战指挥,郭炳勋并非是强项。

  东北战场一线具体指挥,主要依靠的还是现在担任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也是唯一一个副司令员的王光宇。如果说王光宇还一些弱点的话,那就是在战略策划上还欠缺了一点火候。但在稳重性上,却是全军包括自己在内无出其右者。

  杨震知道随着军事理论的发展,战争模式的不断在改变,以及新式武器不断的出现,现代战争复杂性只能越来越高。在军事指挥上,不可能出现什么都精通的全局类人物。术有专攻,即便是具备合成指挥能力的将领,也不可能成为精通陆海空三栖的全通人才。

  在现代战争模式之下,每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都是由无数密切合作的零件构成的。任何一个方向级指挥员,就像是这个机器某一个部位的操纵员。操纵员选不好,机器运转的自然就不会流畅。在每一个位置上放上适合的人选,才是作为一军之首最应该做的。

  作为一军统帅的杨震,在用人上的心思,陶净非自然不会清楚。但杨震既然说了就在这里等着,知道他性格一向是说到做到的陶净非也就不敢深劝。而且也许长期在杨震指挥下作战,对于杨震这个比自己年轻好几岁的上级,已经养成一种盲目的信任。

  自从杨震抵达天津前线后,陶净非莫名就感觉到底气足了许多。一号在自己指挥部中坐镇,让陶净非一下子就像是变了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