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贴近实战的新兵训练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部队为骨干,新兵作为骨干的混编方式组建。

  这种扩编模式既保证了部队的扩编,又使得战斗力不至于因为新兵过多而下滑的太快。为了在四二年战役发起之前,尽快的提高这批新兵的战斗力。这批新兵按照抗联总部的要求,除了进行两个月的基础训练之后,全部被拉到合成训练基地,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让刚完成两个月基础训练的新兵,趴在战壕里面先用炮弹炸上一顿,再用燃烧弹烧上一遍之后,坦克直接从头顶上来回驶过。甚至让新兵排成一排,在两个间隔不到五米的坦克行军队列之间躺着的训练方式,恐怕也只有抗联能做出来。

  看着抗联的新兵训练方式,两位老帅在目瞪口呆之余,才知道什么是他们口中所谓的贴近实战训练。先不说训练的时候物资消耗量有多大,就是这个残酷的程度,换了任何一支军队恐怕都做不到。

  这是新兵训练,不是老兵演习。在只完成两个的基础训练的新兵之中进行这种训练,除了抗联恐怕全世界军队没有一支敢这么玩的。这是让新兵在训练场上,就体会到什么叫做战争的残酷性。

  其实两个老帅不知道的是,到了综合训练场,就已经是进入综合训练阶段了。真正的基础训练从这批新兵进入部队,进行完一个月的队列和内务训练,以及基本战术和体能训练之后,心理训练就随着战术基础训练展开已经开始。

  在新兵团还没有来得及熟悉发下来枪械,刚刚熟悉军营的他们,就被命令挖掘好战壕之后蹲在战壕之中,让机枪子弹在距离他们所在地不足一百米的地方,对他们所在的战壕头顶进行平射,同时引爆埋设在他们所在位置前后五米距离内的炸药点,制造炮火效果。

  这种不惜工本代价的训练,固然付出了相当的代价。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即便是有老兵作为骨干带着,但是面对着这种训练方式一点问题不出也是不可能的。等到这批新兵完成基本军事训练下部队的时候,仅仅在各阶段的训练之中就足足伤亡了五百多人。

  但是对于抗联来说,这种代价也是实在无奈的事情。短短的四个月时间,要让这批新兵完成从一名农民到合格军人的转变,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不在训练上尽可能穿插进的贴近实战的训练,让新兵在训练场上就体会到战场实际情况。等到了战场上,这批新兵付出的代价只能是更大。

  这些新兵下部队之后,马上面临的就是一场恶战,中间留给他们适应的时间几乎没有。不尽可能的对这些新兵采取贴近实战的训练方法,恐怕一场战役下来,这批新兵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

  而这种高昂的代价,正是抗联所承担不起的。所以杨震才亲自制定了这个训练计划,除了加速这些新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