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40章 谁来喝彩?_宋时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兴是在府邸接受了王颖递交的朝廷诏。他懒洋洋的扫了一眼,抱怨说:“某家也是元年间中举的,而且是在老师坡公名下中的进士,怎么元党碑里没有我的名字?”

  王颖脸色都绿了,他肚里一直抱怨:“天啦!这元党碑还要争列其上,他以为这是荣誉吗?”

  王颖不知道,被王安石党徒迫害的经历,在宋代还剩下的岁月里,确实是一个无上的荣誉。许多元党徒特地在自己家门口设立一个元党碑。然后用红漆勾画自己地名字。而百姓见到元党碑竖立家门口地庭院,也说不出的敬仰。认为这些人都是正人,心里装着百姓苦难,不是那些一心要“代表人民声音”地党棍。他们从这样的门庭走过,都自觉的下马落轿,步行而过。

  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明代中期,直到满清入关,这一习俗才正式绝灭。(&&&首&发)

  王颖嚅嗫地回答:“章相公说了,朝廷打算专门设立一个机构,为元年间受贬谪的、受迫害的、受打击的官员百姓伸冤。另外。这个元党碑必须设立于各个州学。以警示学……”

  赵兴打断了王颖的话,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说:“要论起来,元年间,数青唐人被迫害最重,因为我们的大军在元年间彻底粉碎了他们入侵地希望,并将他们地土地正式占有---朝廷有没有意思给青唐人平反,承认他们杀戮宋人的合法性,归还他们被夺占地土地……什么,没有?!看来朝廷还没有糊涂到宁要本党的野草,不要异党的麦苗,有救!

  哈哈,王察访,我得向你老实承认,我这名元党徒也迫害了----不对,应该说我严重摧残了嘉宁军司、摧残了西夏人,摧残了西夏的张五公,朝廷现在把我都贬到了岭南,有没有意思为西夏人,为张五公平反昭雪……”

  王颖决定无视赵兴的话。

  这一段时间里,王颖已经逐渐的安静下来。这人都是喜欢安逸的,王颖一旦不跳腾了,他立刻感觉到在广东这个瘴疠之地当官的好处。在广州当官都做什么?王颖自己的回答是:早晨去酒楼报到,晚上在“春江花月夜”消遣。至于公务----全广州官员都这样,连各州知州也都是挂一个头衔,光拿钱不干活,因为所有的行政事务,都由赵兴任命的学生(小吏)把持。

  广东钱多,隔三差五都给官员发一些说不上名的钱款。刚开始赵兴还费尽心思的琢磨发钱的理由,后来干脆不费事了,广东官员也懒得问为什么发钱,只要衙门里吼一嗓“发钱了”,官吏们便老老实实、兴冲冲排队领钱。

  这里钱多事少。只要不给赵兴找麻烦,这样的日就能永远下去,三年到任会获得一个好的考评,如果想续任,跟赵兴说一声,不想续任,则依仗丰厚的宦囊自己去京城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