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三章 宝塔_铁血大明16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夏允彝偏偏很清楚。

  若是说海瑞只是求名,海瑞不可能直接和首辅之家干上,毕竟他海瑞这个二品,也不过就是个御史罢了。

  眼中带着一抹迟疑,夏允彝低下头道:“陛下是如何看待士人的?”

  士人。

  夏允彝甚至都不用他引以为豪的清流文人来称呼,反而是选择了士人的称呼。

  士农工商兵。

  在这样的等级划分制度之下,夏允彝提及士人,何尝不是另一种层面上,询问朱由校大明所谓的与士大夫共天下,到底还存不存在。

  听着夏允彝的话,朱由校嘴角一撇。

  与士大夫共天下这玩意,最早可以追溯到刘邦那个老流氓身上,最早的话,是“与天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

  而两汉察举制的制度化,就是以刘邦这句话作为基础而形成的。

  然而两汉时期的共治天下,治的是天下的民,而不是整个国家,士大夫阶级们可以担任刺史郡守,去实现皇帝对于地方的统治,却基本没有资格对国家大事指手画脚。

  三国两晋的时代,士大夫阶层已经形成了士族门阀,开始垄断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政治途径,九品中正制更是让士族门阀的嚣张气焰愈演愈烈,权臣开始架空天子,更是比比皆是。

  在五胡乱华的一顿乱杀之后,南北豪族大融合,产生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这一说法,士族门阀们达到了巅峰,然而门阀做大了,骚操作就来了。

  垄断知识,垄断文化的士族门阀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看不上的武人,猛然造反。

  偌大盛唐顷刻间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而门阀崩塌之后,他们又一次回到了世家大族的起跑线上,可是伴随着五代十国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无数“寒门”,也走上了权力场,和这些曾经的世家大族们,走到了同一舞台之上。

  赵宋时期,在赵匡胤还在的时候,说了诸如“本朝与士大夫,百姓共治天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者。”等话。

  加上赵宋重文轻武,对文人的种种待遇之优厚远超其余朝代,就导致了读书人人上人心态的形成。

  士族们顺着高梁河车神的惨败,就给“本朝与士大夫,百姓共治天下。”改成了与士大夫共天下。

  百姓?

  在士大夫阶层的眼里,甚至还不如猪狗牛马。

  要不然终宋一朝,高利贷这玩意为啥那么盛行?

  赵宋尽管经济发达,可是同样的,是无数百姓的血泪。

  开封府和汴梁城的繁华,背后是全国之力的供奉。

  而因为离不开士大夫的帮衬,主动将士大夫阶层提到了皇室阶层一个段位的老赵家,成功的将那失去了权柄的黑手再度扶持起来,甚至演变的更加可怕。

  这是一只覆盖在华夏之上的黑手,而如今,伴随着堡宗的失利和妥协,大明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噱头,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