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9章 视察春耕!_明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受制于生产力的不足,此时,这点商业化的进程,还远远不足与维持整个大明的经济状态。

  李元庆的长生岛方面,虽然已经初步完成了这个过程,但有备才可无患啊。

  就算有银子,但田地若没有收成,不说老百姓心里不踏实,他李元庆的心里也一样不踏实。

  长生岛虽然靠海,但此时,受制于整个大气候的影响,自过年之后,整个长生岛,包括整个辽南,都没有下雪,田地里又冷又涩。

  这几乎已经可以铁定判断,在五六月天气回暖、冻土解冻之后,这些田地,必定会十分干旱,必须要人工浇水。

  此时,天气虽然极冷,北风呼啸,海风串联,又冷又咸又湿。

  但四处的田地里,到处都有着不少忙碌的人影,还有许多身穿军装的身影。

  他们都是田间地头的挖井作业队。

  既然老天爷不下雪、不下雨,那李元庆和他的子民们,只能是靠自己来了。

  外面风极大,李元庆披上裘皮袄,戴上鹿皮帽,亲自到这些挖井作业队身边查探状况。

  念儿和梅甘娜,在马车里也呆的无聊,便也都包裹的严实,跟着李元庆身边,小心而又有趣的,查看着这些挖井作业队的昨夜情况。

  庆幸的是,天气虽然恶劣,但长生岛的地理条件却是非常优越。

  在南信口北段的辽南本土,许多挖井作业队,要挖上二十几米,也就是七八丈、甚至是八~九丈,才可见到干净的淡水,但在长生岛本土,一般挖个十几米,甚至是七八米,便可以找到干净的淡水水源。

  只不过,因为靠海实在是太近了,四面环海。

  许多淡水水源,需要仔细甄别。

  如果混杂了海水的咸度,那就绝不能浇灌土地,那样就会把庄稼烧死。

  如此,挖井作业队的工作,依然不轻松。

  好在,长生岛此时物资充盈,挖金作业队,不仅有李元庆官方、政事署方面的补贴,被打井土地上的老百姓,自然也不能怠慢了这帮工程师,也会好酒好肉的伺候。

  这也使得,挖金作业队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油水却也很丰厚,各人干的也都非常卖力,有条不紊。

  又视察了几处挖井作业队的工况,李元庆一行人,来到了西南面的一处舒缓、但却并不算矮的土坡上。

  李元庆一身黑色裘皮袄,头戴镶金鹿皮帽,腰束白玉带,脚蹬鹿皮靴,居高临下的俯视、审视着周围田地的详情。

  这片区域,距离长生岛城区大概四五里地,一路向西面、向南面的陆地深处延伸,方圆大概有五六千倾土地,皆是良田,都是用来种庄稼的,是长生岛的核心利益所在。

  早在三四年前,李元庆从上海县、徐光启老爷子那里,引进了地瓜之后,便一直不断的完善、改良。

  到了此时,长生岛在地瓜和庄稼的分配方面,已经非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