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5章 区别?_明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敛了心思。

  此时,想太多也是无用,必须要先抵达京师,扎下营来,先确保了自己的安全、才能再谈其他。

  “通知弟兄们,加倍警戒!若有鞑子敢上来,跟小爷我狠狠的打!绝不留手!”

  吴三桂低声对身边几个心腹家丁下达了严令。

  “是。”

  几个心腹家丁头目不敢怠慢,赶忙将命令传递下去。

  某种程度上而言,吴家这些家丁,比祖家、左辅、朱梅这些家丁,还要更靠谱。

  因为附身祖家、左辅、朱梅的这些家丁,基本都是军中的佼佼者,不论走到哪里,都不愁没饭吃的那种。

  但~,吴家这些家丁,却都是军中没有什么根子的中层,他们只有依靠吴家才能活,离开了吴家,怕老婆孩子马上就要饿肚子。

  庆幸的是,或许是畏惧广渠门外城头上的红衣大炮,随着关宁主力诸部,逐步抵达了广渠门外,这些鞑子探马登时收敛了不少,又与关宁这边拉开了一些距离。

  傍晚,关宁军主力陆续抵达广渠门外的临时营地,此时督战京营的李邦华也亲自迎了出来。

  而吴三桂此时身为将门子弟的好处又显现出来。

  寻常的千户,在此时,又怎的可能接触到朝廷的中枢大员?

  营地这边的防卫已经安排周全,吴三桂便跟着父亲吴襄、舅父祖大寿、祖大乐,以及一众表兄弟们一起,跟随在步履沉稳的袁督师身后,迎接李邦华。

  看到李邦华一众人已经迎出来,袁督师忙大笑着快步上前数步,与李邦华一众人寒暄在一起。

  文官们见面说话。

  此时,莫说是吴三桂了,便是舅父祖大寿,左辅这些总兵级要员,也只能在后面眼巴巴看着,绝不敢插嘴半句。

  不过,吴三桂却是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此时,出来迎接关宁主力的,最高文职,不过也就是李邦华,而李邦华此时不过只是兵部左侍郎,论分量,可远不如袁督师这边有底气。

  别说是王承恩、阁老了,便是六部中的大佬,也一个都未现身。

  这……

  吴三桂此时袁督师隔着二十来步的距离,加之此时风又大,一时听不清袁督师他们正在说些什么,但~,吴三桂却是明显可以感觉到,袁督师的心情,怕是绝没有他表面上表现的这么酣畅。

  对于李邦华此人,吴三桂也有一些了解。

  此人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出身,先后在多处为官,但最有含金量的,还是在天津巡抚任上。

  尤其是,吴三桂隐隐绰绰的听说,李邦华在天津巡抚任上时,与李元庆有着很深的纠结。

  最关键的是,此时的李邦华身份非常……非常特殊。

  因为~,在此时朝中的纷杂错乱中,李邦华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身后没有朋党的真正大佬。

  此时,李邦华虽是督战京营,但却毕竟还不是‘本兵’啊……

  一瞬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