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0章 不可能的啊_全科医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牧樵注意到,这位老院士几次打量他,眼睛中满是疑惑。

  又进来以为学者。

  主持人介绍,这位是湘雅医院的吴教授,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师。

  下面就进入了讨论。

  先是病情介绍。

  患者,肖林芳,女,38岁,因地震被埋在废墟中21天。

  初步诊断是肝炎、肾炎、心肌炎、真菌性肺炎,酸中毒,高血钾症,皮炎、肌炎、应激性精神病。

  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病人。

  可以说,在场的,没有谁见过这样的病人。

  开始讨论。

  首先是从诊断上开始,看有没有遗漏的诊断,以及现有诊断有没有错误,然后,提出个人的治疗方案。

  今天这种讨论有些麻烦,谁先谁后。

  过去一般的病例讨论很简单,从职称最低的医生开始,到了同一级别之后,先由辅助科室医生先讲,最后实在难以区别时,礼貌性的都抢着发言,让级别最高,威望最高的医生最后做总结性的发言。

  今天,有资格参加会诊的人,都是主任医生、教授。谁先谁后就是一个问题。

  讲早了,有损自己医院的名称,讲迟了,又不礼貌,真是左右为难。

  主持人还可以安排一种方式,那就是兼顾年龄和医院平常的排名,年龄最小的,医院排名最后的先发言。

  今天参加会诊的,有京大一院、沪市一医院、同济医院、湘雅医院、华西医院,还有一些城市的大医院教授。

  最后是清江大学刘牧樵教授。

  按理,刘牧樵应该先讲。

  “我先抛砖引玉吧……”刘牧樵第一个站出来发言。

  主持人摆了摆手,说:“刘教授,您暂缓,先由我们华西医院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是礼貌的搞法。

  我们华西医院的人住持,等会作总结的也是华西医院的孙亮院士,已经占了便宜了,所以,最先发言,也应该让华西医院的专家讲在最前面。

  这是对别的教授的尊重。

  刘牧樵没有争论。

  再说,这种全身疾病的病人,并不是自己所擅长的,何况,这个病人以内科疾病为主。

  华西医院有3名教授,他们分别发言,对前面的诊断基本上都是认可的,只是在治疗上,有一些分歧。

  治疗上有分歧很正常,这个时候,很难讲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已经每个人的侧重面不同,所建议的治疗肯定会有不同。

  今天注定会有严重的分歧产生,最后就看主持人和孙亮院士了。

  特别是孙亮,他最后的决策将决定这个病人的健康,甚至是生死。

  才三个人发言,就已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不同意见。

  接下来,刘牧樵觉得该自己发言了,谁知,刚准备说话,他又被制止了。

  这次不是主持人,而是孙亮院士。

  他说:“刘牧樵教授,先让兄弟医院的教授谈谈他们的看法,你稍后。”

  这句话一出,很多人都一愣。

  都注意到了刘牧樵。

  大多数人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刘牧樵的传闻。

  按理,他最年轻,医院也最小,理应他先讲。

  现在,孙亮院士点名要他讲最后,什么意思?

  难道,你真的认为刘牧樵有那么神吗?

  第一次见到刘牧樵,应该是没几个人当真,就算你行,也许你就是胰腺手术做得好而已。。

  现在,病人不是一个学科的简单疾病,你真的盖过我们这些老头子?

  不可能的啊。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