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6章 刘翰墨也要开医院_全科医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贵,这是一件好事,其他男女影视明星,刘牧樵基本上就不关心了。

  “刘总是刘翰墨吗?”刘牧樵突然又问。

  “哦,不是,阜新伟业集团的刘总,没请动,他最近在忙一件事,想筹办一座医院,忙不过来。”雷总说。

  刘牧樵一惊,说:“他怎么突然又对医院感兴趣了?”

  “谁知道呢?这个人是商业奇才,投资非常多,也可能就是医疗系统,过去他还没有涉及吧,现在想把这个短板补起来。”

  “他想建什么医院?在哪里建?”

  “据说,他想回家乡建。他家乡在清江市。他想建一所大型综合医院。”

  刘牧樵又是一惊。

  这厮一直在沪市打拼,怎么突然想回家乡兴建医院?

  清江市的医院已经基本上饱和,再建医院,无非就是和现有的医院竞争。

  一所新医院想和老牌医院竞争,非常困难。

  现在,清江市高端医疗无非就是附属医院的三家医院,省立医院分得一勺,安泰医院在猛追。

  其他的医院,都只是吃点残羹剩饭了,看一些普通病,常见病,苦苦挣扎着过日子。

  不知为什么,刘牧樵听到刘翰墨来清江市开医院,心里不是滋味。

  这个原因,刘牧樵自己也说不清。

  现在,民营医院遍地开花,可做得很好的并不是很多,各地还是以原来老牌的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院只是一种三流医院的存在。

  民营医院的发展历史也已经有20多年了,他们之所以没有迅速地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与很多原因有关。

  一是某系办医院,实行短平快,造成了不良的印象;二是民营医院人才缺口;三是自身的经营理念;四是投入。

  其中,人才和投入是最大的制约。

  有志进入民营医院做医生的人很少,毕业生就业,首先都是考虑公立医院,并且都争着去最大的公立医院。

  大,就是品牌。

  最后进入民营医院的,都是走投无路的,没条件去大医院的医生。

  到了民营医院,又由于本身的人才有限,今后的发展也成了问题。

  所以,多方面的原因,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相对公立医院来说,就差了一截。

  其次是投入。

  做医院,是要持续的投入的,投入的回报也是十分有限的,公立医院,可以说,它几乎把所有的利润全部投进了再生产中,并且,很多时候都是负债经营,没钱也要买设备,没钱也要搞建设。

  国内,即便是那些病人极多的医院,也很少不是负债经营的。

  负债医院,超过了95以上。

  这就是现状。

  可是,刘翰墨,要进入医疗行业,他是怎么想的?

  赚钱的医院那么少,他为什么还要进入这个行业?

  作为没有真正了解医院的人,大多认为医院是很赚钱的,很多媒体还曾经把医院列为“暴利”行业,那是外行的眼光。

  可以说,越是办得好的医院,负债越多,它们的负债大体相当于医院一年,或者半年的营业额。

  这才是现实。

  难道刘翰墨也犯了某些人的错误?

  刘翰墨是大企业家,大企业家是不会犯低级错误的,他们在进入某个行业之前,一定会认真地分析,认真评估的。

  当然,话说回来,办医院也不是肯定亏本,赚钱,只是时间问题,他们只有努力做好发展与盈利之间的平衡,不贪图眼前利益,有长远的计划,有先进的理念,做到盈利,也是可以的。

  那么,另一个问题呢?

  人才。

  高薪是民营医院掠夺人才的基本手段。可是,除了人才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普通医务人员啊。

  医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人员密集型产业。

  人,是医院筹建的第二个难题。

  刘翰墨依靠什么来吸引人才和普通工作人员??

  刘牧樵真为他着急。

  他摇头嘟哝一句,“真是看不懂。”

  ?1639657281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