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7章 品牌战略_重生我真没想当暖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的华语文化爱好者,这些都是可以输出的海外市场。

  国际上著名的服装、化妆品设计师大多都在欧美,国际顶级模特大赛,时装秀也都在欧美。

  “李总,伱取的什么名字?”张文君好奇问。

  他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很多国产品牌都起个洋名字了。

  并封杀所有为欧美大品牌(仅限相应的服装、化妆品)代言的明星、网红。

  “对了!”

  很快,白薇和张文君就看完了策划书,先后放下了手里的文件。

  一方面,背靠趣动集团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以大量明星、网红进行宣传、代言,充分引导年轻消费群体对产品的认可,并以其为时尚。

  “这个名字很不错啊!”

  “要不叫艾薇儿?不行,好像这个品牌也有了。”

  “品牌名字我想了几个,不是已经被人注册了,就是感觉不太合适,你们俩商量着定吧,实在不行就公开对外征集。”李哲说。

  而在这么干的品牌不只是一个南极人,更不局限于服装行业。

  汉服实用性不行,在美观上却是吊打西式服装。

  这说起来简单,但想要真正做到却很难,特别是最后一点。

  几年下来,一些欧美大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必然大降,然后再趁势反攻,推出高端产品在国内、港澳地区,乃至东南亚市场和欧美大牌进行竞争。

  因为行业的制定标准掌握在西方手里。

  因此国内的明星们都以代言迪奥、香奈儿、古驰等欧美大品牌为荣。

  李哲摇了摇头,“这个品牌名称文化特色太强了,不利于对外推广,品牌名称要够简单、通俗易懂,还要好听,符合潮流,这样才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利于宣传推广。”

  等事情说的差不多了,李哲便和白薇和张文君两人一起离开了会议室。

  他想起什么似的说:“公司别注册在内地,注册在港岛那边。”

  白薇不爱打扮,对女装品也不怎么了解。

  国产服装品牌发展不起来,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国内很多企业过于“聪明”,净搞些歪门邪道。

  奈何人家掌握了话语权掌握了行业标准,以至于国内的审美都越来越西化给带偏了。

  “算了,你俩还是等回去后再慢慢想吧。”李哲有点烦了。

  问题是国内明星、名人们都以代言欧美大品牌为荣,引导着粉丝、年轻消费群体去购买,并以其为时尚,国产品牌又怎么可能做得起来,怎么可能实现产业升级?

  这样一来,就不是顶流明星们为了代言欧美大牌互相争抢了,而是欧美大牌们难以在国内找到有影响力的顶流代言人。

  李哲对未来服装、化妆品牌的定位是中低端产品,高端奢侈品规则的话语权已经被欧美给把持了,要想杀出一条路来就只能效仿南韩和岛国。

  别的不说,只说一件事。

  但一个名牌要想成为国际著名品牌,只靠广告宣传和明星代言是远远不够的。

  “记住,服装品控一定要把好关,虽然我们做的是轻奢品牌,但设计和质量却不能比那些国外大牌差。”

  又有哪个女生能拒绝一套好看的汉服呢?

  真要能把汉服运动给做起来,让国内每个年轻女生都拥有一套物美价廉的汉服,就是几百上千亿规模的市场。

  有的企业甚至干脆连产品都不生产了,以卖牌子为生。

  很多人不是不想支持国货,而是很多国货品牌实在不争气。

  等品牌、口碑做烂了,就再“换马甲”。

  就像“大名鼎鼎”的南极人。

  为什么大多数奢侈品品牌都在法国和意大利?

  不要说国内,就是服装和化妆品产业比较发达的南韩和岛国也只能做中低端产品。

  简单来说就是一件产品也没生产,光靠卖牌子就卖了13亿。

  品牌企业却不想着好好做产品,心思全放在了虚假营销、文字游戏上,误导消费者购买假劣产品。

  趣动集团旗下所有的公司拒绝与其合作。

  因此不少人对港货还是高看一等,喜欢去港岛那边旅游、购物。

  先期披上一个港货的名头,有利于品牌的快速推广。

  还有就是港岛是自由港,将公司设在那边也更有利于出口和开拓东南亚市场。

  征集一下品牌名字,作者取名无能,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好名字。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