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1章 张旭的新任务_我的盛世文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挑刺,找茬,是人的劣根性。

  心理专家曾经分析,一个人性格中的偏激、挑剔、咄咄逼人,往往源自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满意。

  人性很奇怪,用挑刺、找茬、批评,甚至是咒骂、抨击来宣泄对自己的不满。

  经常这么做的人,往往自己混的不如意,自己在惩罚自己。

  这类人,尤以保守份子居多。

  正因为保守,所以很难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看见拥抱时代的人混的好,难免会有心理落差。

  一旦得到机会,就会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

  这就是为何,之前批评夏青禾的人,以保守的梨园子弟和资深票友居多。

  正是他们自我封闭,保守至极,却又混的不如意,所以对新生事物,充满了攻击性。

  他们只想活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想让世界有任何改变。

  这些保守的梨园子弟和资深票友,也有好的一面。

  他们对传统曲艺和经典剧目,有相当大的执念。

  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传统曲艺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不至于断了传承。

  可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人,阻碍了传统曲艺的发展。

  他们见到任何创新,都会肆意抨击,把一切试图做新探索的人,都打成异端。

  动则以毁经典的大帽子乱扣,来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威性。

  这些人不理解,任何创新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

  探索,就存在很多的试错。

  不能因为一些小错误,就把探索彻底打成异端,就彻底去否定任何的创新。

  尤其是当传统曲艺已经很不景气,甚至可以说是生死存亡之际,更不应该有这种保守思想。

  当初就预料到,会有保守份子,攻击夏青禾。

  毕竟,在秦川前世,也发生过这种情况。

  李玉刚,郭德刚等,在弘扬传统曲艺的时候,都曾被恶意攻击过。

  没想到,这一世的夏青禾,依然如此。

  甚至因为她华夏曲艺团少班主的身份,被抨击的更甚。

  好在秦川早有预案,把这个危机化解过去。

  可对于传统曲艺的发扬光大,仍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传统曲艺,就犹如西方的古典音乐和歌剧一样,都有很高的欣赏门槛。

  由于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甚至欣赏门槛,比西方的那些古典音乐和歌剧还要高。

  在古代,传统曲艺大多都是达官贵人,才能接触到的艺术形式。

  毕竟,达官贵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闲心去慢慢欣赏。

  可到了现代,传统曲艺的高欣赏门槛,也成了其发扬光大的阻碍。

  如果不做创新,不与时俱进,必然会路越走越窄。

  光是吸引年轻观众这块,就有很大的问题。

  尽管有很多扶持政策,有很多资金支持,传统曲艺却越来越青黄不接。

  如果传统曲艺,一直需要靠资金补贴生存,那必然会有一天,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真有那么一天,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